視頻加載中... 按照中宣部和天津市委宣傳部要求部署,天津市各新聞單位把“新春走基層”采訪報道活動與正在深入開展的“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緊密結合,走近基層一線,創新報道形式,緊扣各戰線各行業圍繞主題主線主攻方向、扎實推進“調結構、惠民生、上水平”活動的科學發展脈動,展現基層群眾自覺踐行弘揚天津精神的具體實踐和廣大普通百姓的幸福和諧生活,提升了報道質量和輿論引導水平,錘煉了新聞隊伍。
一、加強領導,制定方案,精心組織
天津各新聞單位把“新春走基層”活動作為一項工作重點,切實加強領導,制定具體方案,精心組織實施。
天津日報社高度重視,多次召開編輯部宣傳報道工作會議,周密部署,加強策劃。要聞出版中心、經濟新聞中心、民生新聞中心、輿情中心、文化專副刊中心組織了50余名記者兵分數路,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圍繞重點工程、生產一線、關鍵崗位、窗口行業、社會民生、節日生活等方面采訪報道。今晚報社根據各部門職責分工,統籌安排,精選骨干記者組成多個采訪小組,深入一線抓活魚,跟蹤報道重點工程、重大項目建設的新進展,反映文化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的新成效。天津電臺編委會多次召開工作會議,制定詳細報道計劃,在所屬新聞、濱海、交通、經濟、生活、區縣聯盟廣播等頻率的黃金時段,推出各具特色的系列報道和節目。天津電視臺制定了具體實施方案,組織各頻道、各部門結合工作實際,充分發揮電視媒體的傳播優勢,安排編輯記者深入基層群眾生產生活一線,在追求特色和體現水平方面下功夫、見成效。北方網認真策劃、縝密部署,在首頁顯要位置推出“新春走基層”專題,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加強報道。每日新報、城市快報、渤海早報抽調精兵強將,通過體驗式采訪獲得的親身感受,生動報道出節日市場供應充分、生產安全有序、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
二、堅持弘揚主旋律,把握正確輿論導向
天津各媒體在“新春走基層”采訪報道活動中,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堅持正面宣傳為主,大力弘揚主旋律,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了各條戰線、各行各業的工作進程和發展成就,充分報道了各區縣、各部門、各單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開展“調結構、惠民生、上水平”活動,扎實推進新一年各項工作的思路舉措和進展成效。
天津日報《有了家,就能過個舒心年》的報道,通過記者深入北辰區現場采訪,使讀者深切感受了北辰區第十屆文化、科技、衛生、法律“四下鄉”大型服務活動的精彩場景,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天津市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具體行動和群眾的良好精神狀態。《過年用上舒心電——村村電氣化惠及大賈村》的報道,反映了新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給老百姓帶來的生活便利,寫出了這一惠民政策的重大意義。《400萬游客暢享天津年》的報道,通過黃金周旅游收入的增加和商貿流通領域的紅火,反映了津城面貌煥然一新以及收入提高給百姓生活帶來的可喜變化。
今晚報《放心饅頭暖心》的報道,通過對多位普通市民的面對面采訪和“放心饅頭”銷售點的實地調查,反映了天津市開展放心食品工程給群眾帶來的實惠。《回家的車票送到手上》的報道,通過記錄市交通集團上門服務,為返鄉人員辦理票務,反映了天津市窗口單位關心百姓冷暖,從小處著手方便群眾的好做法。《我把天津亮點串成美麗項鏈》的報道,通過對天津第十屆春聯大賽一等獎得主、北京市民趙春明的采訪,描繪了一個外鄉人眼中的美麗天津,反映了天津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
天津電臺在各頻率的黃金時段,先后播出了《小饅頭,大民生》、《為菜籃子把關》、《津郊農民年貨變化多》、《轉運垃圾,扮靚生活》等多篇“新春走基層”報道,真實記錄了百姓身邊的發展變化,反映了天津市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給人們日常生活帶來的積極影響。
每日新報、城市快報、渤海早報刊登的《645路司機張俊芳 快樂在路上》、《派出所民警的元宵節》、《這個春節,還在工地上過》、《“初一一大早就得到工地”》、《“拼的就是速度和服務”》、《他在垃圾車上過了30多個春節》、《春節,他們仍堅守在崗位》等多篇報道,有的以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建設假日不停工為題材,生動反映了城市建設的發展和巨變;有的以生活保障、窗口服務等特殊行業工作人員為主角,報道了節日期間基層勞動者加班加點、堅守崗位,為讓人們安全過年、快樂過年默默奉獻的感人事跡。
三、反映群眾幸福生活,營造祥和節日氛圍
天津各媒體通過記者實地采訪,充分報道了各區縣、各部門、各單位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節日文化活動的情況,全面展現了普通百姓的美好生活,營造了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
今晚報《備年貨,農貿市場去批發》、《休閑掃年貨 逛得真過癮》、《“津門故里”年味兒濃》等報道,充分反映了各區縣、各部門、各單位保障節日市場供應、促進市場繁榮、活躍消費、發展假日經濟的舉措和成效。文化版在節日期間推出了一批展示天津市豐富多彩的節日舞臺演出和異彩紛呈的節日文化生活的報道。體育版開設了“新春走基層·健身”系列報道,反映了人們歡樂健身的精神面貌和生動故事。天天服務版推出了“新春走基層·節日生活點題服務”系列報道,把大量群眾關心的方方面面生活服務信息展現在報道中,呈現在版面上。
天津電視臺以“天津新聞”節目為龍頭,播出《新居新生活 喜慶迎新春》、《家庭春晚樂融融》、《社區居民多彩活動》等反映群眾歡度節日、享受幸福生活的報道。此外,與各區縣聯手制作了“喜慶滿農家”系列報道,別開生面的千家宴、小城鎮里的幸福年、自編春聯的農家新景、喜慶熱鬧的“舞龍”鬧春等新農村新氣象,一一躍然銀屏,呈現出紅紅火火的農家過大年景象。
北方網《大胡同春節市場火爆 日客流量高達40萬人次》、《天津:中心年貨市場開幕 百余種精品等您來淘》、《嚴格執法保春運 熱情服務暖人心》、《60余名“星娃”歡度春節 徜徉冰雪嘉年華》等報道,生動反映了春節期間市場購銷兩旺、社會和諧穩定,廣大百姓暢享豐富多彩節日文化生活的情況。
四、落實“三貼近”原則,讓群眾當主角
在“新春走基層”采訪報道活動中,天津各媒體認真貫徹“三貼近”原則,堅持讓群眾當主角、上版面、進鏡頭,通過報道基層實際生活中的生動事例、真實細節和動人場景,講述了普通群眾身邊的感人故事,反映了普通人的經歷、收獲和感想。
天津日報社、今晚報社廣大編輯記者春節期間主動放棄休假,在重點工程、生產一線,與工人一起忙碌;在窗口行業、服務部門,認真傾聽群眾心聲;在蔬菜大棚、炕頭村頭,與農民兄弟聊家常……一篇篇關注基層群眾冷暖、反映普通百姓真實工作生活場景的感人報道由此而生,拉進了新聞與讀者的距離,提升了稿件的親和力、感染力。
天津電臺編輯記者深入供熱、電力等部門,反映他們“辛苦我一人、幸福千萬家”的奉獻精神;深入重點工程建設工地,反映因工作不能回鄉與家人團圓過年的外來務工人員的默默堅守;深入高校、孤兒院,反映外地特困生、孤殘兒童在社會各界關愛下歡度新春的溫暖感動;深入地鐵維修工作人員、夜班公交車駕駛員、蔬菜農藥檢測員、快遞員、社區工作者、送奶工、環衛垃圾中轉站工作人員等普通勞動者群體,通過親身體驗其日常工作,真實反映了他們為保障城市人民生活而付出的艱辛。此外,天津電臺音樂廣播、新聞廣播精心策劃,聯合推出“‘音樂鬧翻天’之新春走基層送溫暖”特別直播節目,慰問堅守在工作崗位的一線職工,表達新春問候和節日祝福。
天津電視臺“天津新聞”節目策劃推出“春節·守望”特別報道,將目光投向堅守崗位的油田工人、迎接“龍寶寶”誕生的醫護人員、護航京滬高鐵的女乘警、在茫茫大海上過年的遠洋船員、因過節而工作更加繁重的環衛工人、在異鄉建設的天津工程人員、將日常用品送到人們家門口的物流配送員等,感人的細節,樸實的對話,傳遞著溫馨和力量。天津電視臺都市頻道推出“春運手記”、“春節我當班”等專題,通過記者深度體驗,記錄鐵路人員的工作狀態和旅客們在旅途中的真實故事,反映普通人在平凡崗位上的不平凡事跡。(天津記協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