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話說到這里,我想關于什么是正面報道,什么是報道正面,應該有一個初步的定義了吧。對新聞記者來講,還要強調,堅持以正面報道為主,實際上就是應該堅持以報道正面為主。雖然正確地報道負面也是正面報道的方法和手段,但是有兩條基本原則,我們千萬不能忘記。 第一,任何新聞報道都是有導向性的,都是一定的意識形態的反映。我們強調新聞的客觀性,是指報道的內容必須真實,而不是說只要是真實的現象都必須報道,因為我們需要反映的是社會的本質和主流。新聞工作者應該正確認識和處理真實的新聞與新聞的真實之間的關系。真實的新聞并不代表我們真實記錄下的所有東西都能成為新聞的真實。為什么要堅持報道正面為主,就是因為每天呈現在我們眼前的,絕大多數都是火熱的改革開放的場景、動人的和諧奮進的故事,負面的現象只是很小一部分。如果我們對社會的普遍現象、本質現象視而不見,不能動情,反而對某些陰暗面津津樂道,那新聞報道還能反映什么真實?哪能代表人民的心聲? 第二,尤其在當前社會矛盾凸現期,做新聞報道更要時時想到為消解社會矛盾、增進人際和諧、改善黨群關系、弘揚主流價值觀服務。天下事,喜怒哀樂,每天都很多,我們報紙有再多的版面,也是登不完的。這就需要挑選,需要引導,需要堅持在真實性基礎上的正確導向。為什么歷來強調要“政治家辦報”,而不是“攝影家辦報”,因為攝影家即使爬上了飛機進行航拍,也是靜態的,直觀的,不深刻的,沒有多少選擇的,而政治家則能用哲學思辯和職業使命去發現和提煉最能代表時代前進的趨勢和社會發展的本質的東西,因而最接近真理和真實。 這兩條基本原則,不光中國有,外國也有;不光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這樣,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也是這樣;不光現在這樣強調,過去也這樣強調。有一則流傳于新聞院校和新聞媒界的故事,值得我們回憶。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時,白宮的新聞官員曾試圖從北京的報道里發現一些負面線索,但他們看到的全是鼓舞人心的黨的政策宣傳以及好人好事。尼克松問周恩來總理,為什么你們的報紙沒有壞消息,難道生活中全是光明的一面嗎?周恩來答道,我們的新聞方針是以正面報道為主,我們提倡那些鼓舞人們士氣、能激勵人民前進的東西。 李瑞環同志在《求是》雜志1990年第5期上撰文,有一段話論述為什么要堅持正面報道為主,更是具體而深刻:“我們所說的‘正面’,所說的‘為主’,就是要著力去宣傳報道鼓舞和啟迪人們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東西,鼓舞和啟迪人們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東西,鼓舞和啟迪人們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的東西,鼓舞和啟迪人們熱愛偉大祖國和弘揚民族文化的東西,鼓舞和啟迪人們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東西,鼓舞和啟迪人們為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而斗爭的東西。總之,一切鼓舞和啟迪人們為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幸福和社會的進步而奮斗的新聞輿論,都是我們所說的正面,都應當努力加以報道。為什么中國的傳媒要以正面報道為主呢?這是因為社會主義是一個偉大而壯麗的事業,盡管這一事業有時也會有失誤和曲折,但人民群眾創造的歷史的主流總是健康的,光明面總是占主導地位的。所以,報道歷史前進中的英雄主義和前進中的社會主義歷史現實是新聞記者的首要任務,而暴露和批評則是第二位的。”(作者:紹興日報社總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