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同志在電視宣傳崗位從業19年來,一向堅持嚴格要求自己,以高度的敬業精神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圓滿完成了各項宣傳報道任務,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業績。特別是2007年以來,她完全依靠自己對新聞工作的熱愛,克服了因肺葉切除的大手術造成的身體條件的種種限制,堅持不懈參加一線采訪工作,采寫新聞稿件兩千多篇,高質量完成500多天新聞聯播的值班任務,向中央臺、省臺供稿300多篇。
1.熱愛黨的新聞事業,堅持新聞的黨性原則,盡心盡力做工作。
該同志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學習并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堅持新聞的黨性原則,恪守新聞工作紀律和職業道德,不僅高質量地完成新聞部值班主任的值班任務;非值班期間,能積極認真完成重大時政新聞和主題性報道的創作任務,而且犧牲了雙休日、節假日甚至春節,特別是在2009年古田會議召開80周年期間和春節時胡總書記到古田和老區人民喜迎春節的日子、及2010年春節胡總書記給五龍村黨支部回信期間、2011年孫春蘭書記到老區和百姓共度春節期間,她都堅持以臺為家,連年夜飯都沒吃,2007年至今她已連續5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和大年初一都堅持上班。
2.熱愛新聞工作崗位,爭當“全能”新聞工作者。
2002年6月評為編輯后,為了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尤其是策劃水平,2002年11月,經臺領導同意,她自費去廈門大學新聞傳播系參加在職研修班學習傳播學理論,使業務水平得到顯著提高。2005年她因連續加班過度疲勞生病住院治療,并于2006年5月做了肺葉切除手術,手術后僅三個月時間她就重新回到新聞部采訪一線,雖然刀口的疼痛和胸腔里的積液、尚未恢復的體力都給她的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難度,但她沒有要求領導特殊照顧,仍然和其他同事一樣按照正常的指標考核她每個月的工作量。剛開始上班時,她走十米路就要停下來休息十秒鐘,讓呼吸均勻一些,因為呼吸稍微一快,胸腔里手術后的創面仍然會牽拉著疼,更別說上樓了,而且動作弧度大一點,腋下的刀口就疼,術后上移的心臟仿佛要從嘴里跳出來,連醫生都打趣說她“帶著一腔積液在工作” (因為當時她胸腔的術后積液還有三分之一沒有吸收),慢慢的,兩個月后,她從一口氣只能走十米發展到能走20米、50米、100米,手臂負重從250克到1500克,逐漸適應了一般采訪任務的勞動量,在不斷增加體能訓練、增強意志之后, 2007年以來,她幾乎每個月完成的工作量都是整個新聞部最多的;同時帶領新同事掌握采訪技巧、提高寫作水平。2007年7月,她開始自己策劃自己拍攝自己寫稿,后期合成也全部自己完成,從2007年到2009年,她每個周末的采訪任務就是每晚六個小時跟著市公安局巡警大隊的警車巡邏采訪,熟練掌握了隨警采訪報道的平衡點和重點。她認為,熱愛一項工作,就要盡能力把它做好,這是很起碼的對于職業的尊重。
3.貼近基層、永于創新、重視策劃,在新聞事實中下功夫。
貼近和創新是新聞策劃的靈魂。多年來,她把人文關懷作為策劃運用的要素,呈現親民近民的報道風格,她的新聞視線集中在農民、下崗工人、外來務工人員、失學兒童、孤寡老人和殘疾人這些社會弱勢群體身上,策劃并報道弱勢群體得到社會各界幫助的有關新聞占了她采制新聞量的75%。她說她這樣做的原因有二:一是和諧社會需要社會所有成員能共同享受改革發展成果,作為一名記者她應該始終堅持人文關懷的采訪理念,而且大力倡導幫助社會弱勢群體的良好風尚;二是她在生病中曾經也得到了許多領導、同事和同學的無私幫助,她明白一個人在無助時的痛苦和得到關心時的快樂,因此她希望能給予他們她所能給予的一切。
在新聞戰線開展“走、轉、改”活動后,她堅持訪農戶、走鄉村、“接地氣”, 提前精心策劃,做到采訪時“身入”、“心入”, 作風扎實,作品生活氣息濃厚,使百姓愛看、看得懂,創作清新有“靈氣”、有“人氣”的作品;堅持新聞創新工作,2010年她主動挑起了市主要領導時政新聞的采訪報道工作,針對電視時政新聞報道中普遍存在的文字、畫面“兩張皮”且冰冷生硬、干癟空洞的“頑疾”,創新理念、內容及報道形式,捕捉市主要領導關心基層群眾和百姓生產、生活的細節與點滴,充分利用電視聲畫傳播的優勢,與時俱進地打造輔政而親民的時政新聞風格,取得良好的宣傳效果。尤其是在2010年11月成立記者站后,她擔任站長一職并帶領站內記者積極開展工作,使時政新聞越來越有生命力。
4.建設海西,全心做好上送中央臺和省臺的新聞
作為一名地方臺的老記者,她把上送中央臺和省臺的節目當作重要任務來抓。2007年黨的十七大召開后,她積極做好民生新聞的上送工作,創下了五天內在中央臺播出兩條新聞的記錄。由于努力,她成了龍巖臺在中央臺和省臺播出新聞條數最多的記者,每年總條數能達到近一百條。她認真工作的表現給省臺新聞中心的各位主任和編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她投稿多、上稿率高、而且還經常和他們溝通,就自己采訪中的不足向他們請教、學習,省臺新聞中心的領導們把她這種為了新聞理想努力工作的現象稱為“邱學軍現象”,同時由于她表現突出,福建廣播影視集團特地授予她2007年度全省電視新聞協作突出貢獻獎。
5.熱愛精品,勤于總結,樂于提升。
?? 近年來,她的許多作品在全省獲獎,其中2002、2003年兩件作品獲省級一等獎;2007年至今有一件作品獲省級一等獎、5件作品獲省級二等獎。為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近年來,她撰寫了《新聞報道策劃應注重人文關懷》、《從<110深夜直通車節目>看隨警節目采訪的制作》等論文先后發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