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
推薦單位 |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 |
工作單位 |
福建日報 |
姓??? 名 |
王志賢 |
性別 |
男 |
民??? 族 |
漢 |
出生年月 |
1966年11月 |
籍貫 |
福建省南靖縣 |
政治面貌 |
中共
黨員 |
記者證號 |
B35000101000075 |
從事新聞工作年限 |
23年 7月 |
職? 務 |
無???? ??? |
職? 稱 |
主任編輯 |
是否處級 (否 ) |
學??? 歷 |
大學
本科 |
學? 位 |
文學士 |
聯系電話
(手 機) |
? |
類別
(請打勾) |
記者
(? ) |
播音主持
(? ) |
評論員
( √ ) |
編輯
(? ) |
校對
(? ) |
制片人
(? ) |
何時何地受過何種獎懲 |
2006年12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福建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先進個人。2007年7月,被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機關黨委會授予2005-2006年度優秀共產黨員。2009年2月,被評為福建日報報業集團2008年度先進工作者。2011年7月,被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機關黨委會授予2009-2010年度優秀共產黨員。2011年7月,被評為福建日報報業集團重大主題和重大活動宣傳先進個人。2012年2月,被評為福建日報報業集團2011年度先進工作者。 |
個
人
簡
歷 |
1981年9月-1983年7月,在南靖四中學習;
1983年9月-1984年7月,在龍巖一中學習;
1984年9月-1988年7月,在華中理工大學新聞系學習,獲文學士;
1988年7月-1990 年5月,任福建日報社《富民報》編輯;?
1990年6月-1991年11月,任福建日報漳州記者站記者,期間分別到龍海市石碼鎮黨委、漳州糖廠宣傳部各鍛煉半年。
1991年12月-1993年9月,任福建日報農村采訪處記者;????
1993年10月-1995年5月,任福建日報經濟編輯室編輯;????
1995年6月-2002年7月,任福建日報總編室編輯,期間到霞浦縣北壁鄉掛職扶貧一年,任黨委副書記;
2002年8月-2005年7月,在福建日報要聞采編部任記者;
2005年8月-2011 年9月,在福建日報時政采訪部任評論員;
2011年10月起,在福建日報新聞評論部任評論員。 |
王志賢同志主要事跡
王志賢同志從事新聞工作23年多,在福建日報多個崗位磨練過。自2005年8月成為福建日報評論員后,他刻苦鉆研業務,勤于思考寫作,用心編輯稿件,取得了良好的業績。2005年8月以來,他參與或獨立撰寫、編輯的評論作品,有1件獲中國新聞獎三等獎,1件獲福建新聞獎特別獎,3件獲福建新聞獎一等獎,2件獲福建新聞獎新聞名專欄,4件獲福建新聞獎二等獎,2件獲福建新聞獎三等獎。
一、認真閱讀書籍文件,夯實理論政策根基。 評論是以說理為主的文體,要求評論員有較高的理論政策水平。6年多來,王志賢同志認真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相關著作、中央和省委一些重要會議的文件,對中央和省委各個時期的決策部署有較全面深入的理解,撰寫的評論能夠符合中央和省委的相關精神,起到良好的宣傳效果。
他經常結合工作需要,對一些重點問題進行學習研究。2008年10月至2010年2月,為了寫好宣傳我省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系列評論,他認真閱讀與科學發展觀相關的一些書籍及各種文件,密切跟蹤活動的進展情況,共發表19篇評論員文章,有的文章被全國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網站轉載,為營造我省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良好氛圍積極作貢獻。
二、圍繞大局撰寫評論,宣傳重大決策部署。圍繞省委工作大局,完成評論撰寫任務,是評論員的主要職責。王志賢同志積極參與6年多來《福建日報》重大宣傳戰役評論的寫作,為宣傳中央、省委一系列決策部署,積極發揮作用。
每次接受撰寫社論、評論員文章等寫作任務,他都認真搜集相關的資料,深入分析思考,抓緊時間寫作,按時保質完成任務。2007年10月,他接受撰寫論述省委提出的實施品牌帶動的評論員文章的任務后,立刻著手準備,利用休息時間撰寫了《大力實施品牌帶動》,經部主任和社領導修改、審定,發表于2007年11月5日《福建日報》1版。文章見報后,因對該問題的論述先人一步受到關注,省政府辦公廳一位副秘書長認為,這篇評論的觀點頗有見地,特地邀請他參加實施品牌戰略文件修改稿的討論。這篇作品獲得了第十四屆福建新聞獎二等獎。
為了強化對一些重要會議、重大活動的宣傳,《福建日報》經常刊發系列評論。他積極參與系列評論的組織策劃工作,并主動要求承擔更多的寫稿任務。由他執筆的一組評論文章的首篇《緊緊抓住重大歷史機遇》,深入分析了中央領導來閩考察發表重要講話、國務院出臺支持福建加快建設海西《意見》之后,福建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面臨怎么樣的機遇,如何抓住這一新的重大歷史機遇。這對于幫助廣大干部群眾理解中央領導重要講話和國務院《意見》精神,激勵他們增強危機感、緊迫感,搶抓機遇,加快發展,發揮了積極的輿論引導作用。
三、精心編輯黨報評論,提高引導輿論能力。除了撰寫評論,王志賢同志還承擔編輯《福建日報》評論版和一、二版的“屏山時評”、“今日論壇”專欄的任務。
隨著網絡、都市報評論等的興起,黨報評論面臨著嚴峻挑戰。黨報評論必須適應評論發展形勢的變化,大膽改革創新,努力增強黨報評論的吸引力,提高對輿論的引導能力。在評論編輯工作中,他著重從三個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跟蹤熱點新聞。他關注重大新聞事件的發生、變化過程,從中選擇人們普遍關心的話題組織評論稿件,用準確客觀的分析論理,幫助人們正確認識熱點新聞的本質。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他既積極參與要聞版抗災救災評論的寫作,又在評論版編發了大量評論稿件,謳歌抗災救災的感人事跡和寶貴精神。中宣部新聞局《新聞閱評》發表文章,對《福建日報》抗震救災評論給予肯定。
二是編好名牌專欄。“屏山時評”是《福建日報》重要評論欄目,也是福建日報評論編輯著力經營的一個專欄。他與一批時評作者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確保較為固定的優質稿源,同時,精選來稿中的好作品,編發在“屏山時評”專欄上。“屏山時評”作品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青睞,社會影響力日益增強。發表于2009年4月9日《福建日報》2版的《話說“轉身”》,獲得福建新聞獎二等獎,“屏山時評”也先后獲得了2007年度、2009年度福建新聞獎新聞名專欄。
三是增加原創作品。為了體現本報時評的特色。除了向有多年合作關系的作者提出優先供稿的要求外,他與同事致力于組建本報時評寫作隊伍,設立了發表本報記者、編輯時評的 “記者點擊”專欄,發表了許多獨家評論。他也經常自己動手寫時評,發表于2006年2月13日《福建日報》10版的《維護濕地之美》,運用典型事例論證保護濕地的重要性,文章發表后受到中宣部新聞局《新聞閱評》的表揚。《新聞閱評》以一整期的版面對單篇作品進行評析,是比較少見的。
四、多下基層接納“地氣”,確保作品切合實際。做好新聞評論工作,既要學好理論政策,又要多下基層接納“地氣”,了解實情,才能寫出體現中央和省委精神、切合實際情況的好作品。
在做好新聞評論工作之余,王志賢同志總是爭取機會下鄉采訪,了解基層實際。2011年3月,他抽空到廈門市翔安區,與記者站、報道組同志一起采訪農業部門、龍頭企業、農民等,執筆撰寫了通訊《源頭抓起,安全食品的保障路徑》,評論《抓源頭,要提高農民組織化》,刊登于4月1日《福建日報》9版。《福建日報》評報員認為,在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十分關注之際,這組報道深入探討了安全食品的保障路徑,體現了“記者應當是船頭上的瞭望者”的社會責任感。他積極參與“走轉改”活動,編發了多篇宣傳“走轉改”活動的評論。今年3月,他還與同事一起到南平采訪,4天時間采寫了4篇現場新聞。由于注重保持對基層實際的了解,他撰寫的評論能夠把省委的決策部署與基層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增強了評論的現實針對性。
從事評論工作以來,是王志賢同志取得成果最多、得到各方肯定的6年。2006年12月,他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福建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先進個人,此外,被評為2008年度、2011年度福建日報報業集團先進工作者,重大主題和重大活動宣傳報道先進個人, 2005-2006年度、2009-2010年度優秀共產黨員。這些榮譽對他是極大的激勵和鞭策,他將常懷感恩之心,繼續努力做好黨報評論工作,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為提高黨報評論的輿論引導能力積極作貢獻。
?
第十二屆福建省十佳新聞工作者參評者獲獎作品登記表
作品標題 |
緊緊抓住重大歷史機遇 |
作品刊播單位 |
福建日報 |
刊播日期 |
2008年8月29日 |
作品字數(時長) |
1690字 |
作品體裁 |
評論 |
何時獲何獎 |
2010年6月獲第
十六屆福建新聞獎 |
獲獎等級 |
二等獎 |
推薦理由(采寫簡況、作品評價、社會效果、獲獎情況等)
《緊緊抓住重大歷史機遇——一論認真學習貫徹中央領導講話精神和國務院〈意見〉加快海西建設》是一組評論員文章的首篇,另外四篇分別為《明確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不斷提升科學發展水平》、《發揮對臺優勢 著力先行先試》、《自覺擔當重大歷史責任》。
2009年5月14日,對加快福建發展、海西建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國務院《意見》正式頒布。此前,多位中央領導來閩考察,對加快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提出了重要的指導意見。省委召開會議,對認真學習貫徹中央領導講話精神和國務院《意見》作出了部署。在這一重要關頭,福建日報評論員以高度的政治敏銳性,精心準備,深入思考,接到任務后加緊撰寫了《緊緊抓住重大歷史機遇》等評論員文章,經社領導修改、審定,在《福建日報》一版顯著位置連續刊發。
這組評論員文章全面準確論述國務院《意見》的主要內涵、重大意義和中央領導在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結合實際,闡明在新的歷史階段海西建設面臨的重大歷史機遇、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必須采取的重大舉措,以及廣大干部群眾應該擔當責任、積極作為等事關海西建設全局的重要問題。《緊緊抓住重大歷史機遇》作為系列評論的開篇,深入分析了福建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面臨怎么樣的機遇,如何抓住這一新的重大歷史機遇,題材重大,觀點鮮明,語言明快,論證有力。
這組評論員文章及時、全面、準確論述了中央和省委有關在新起點上加快海西建設的重大部署,對于幫助廣大干部群眾深刻理解把握中央和省委的精神,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這組評論員文章一見報,就受到廣大讀者和領導干部的關注與好評。省委有關領導給予肯定,認為這組文章對中央和省委的精神把握準確,闡述到位,文風活潑,很好發揮了輿論先導作用。這組評論員文章論述的搶抓機遇、科學發展、先行先試、擔當責任等主題,為全省干部群眾加快推進海西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引導。《緊緊抓住重大歷史機遇》于2010年6月獲得第十六屆福建新聞獎二等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