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天人合一觀和征服自然觀的差異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不僅是人與自然的關系,也是一種人與社會和人與人關系的覺悟。“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是“和諧”觀,即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以及他人的和諧。在和自然的關系上,中國文化注重人應當服從自然或是天人相互協調。人是自然的組成部分,要服從于自然的規律,不能違背自然,不能強行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在和社會以及他人的關系上,中國文化講究共存共生,不主張去駕馭別的民族和人。與之相反,西方文化強調征服自然,人是自然的精華,可以統治自然,并且在戰勝自然的過程中確立自身的價值。人類追求科學技術、探求自然規律、利用自然法則是其自身進步的必要過程。同時,西方人有強烈的支配其他民族的愿望,有對于戰爭的偏好。這實際都是西方文化注重征服自然或“天人相分”的表現。 在中國紀錄片中,這種“天人合一”的價值觀隨處可見。《再說長江》之《道化武當》中,道士和自然乃至自然界中的生靈——蜜蜂和諧地生活在一起,人和生物快樂地對話,使人感受到“萬物皆備于我”的豁然開朗。 中國紀錄片這種“天人合一”的創作觀念對作品的海外傳播有時會起到限制作用。西方觀眾受征服自然或天人相分傳統的影響,喜歡具有開拓精神的題材,如描述人類野外生存的《荒野求生》。而中國紀錄片“樂從和”、“和諧”的觀念讓作品內容舒緩溫和,缺乏進取精神,其在傳播到國外的時候不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 綜上所述,創作理念與價值觀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中國紀錄片的內容和形式,對作品的海外傳播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還有一些作品本身蘊涵價值觀,由于過度體現出中國文化的特色,海外觀眾也不一定理解和認同。中國紀錄片要在海外市場上出現真正的繁榮,就不得不將這些觀念進行調整甚至摒棄。 [本文為2010國家廣電總局“我國影視‘走出去’策略創新研究”(編號:GD10137)部分成果](作者為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藝術學博士,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講師) 參考文獻: [1]鐘大年,雷建軍.紀錄片:影像意義系統[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271. [2]周松波.方圓之探——解碼中西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