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國際輿論對我內政空前關注,強調我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在我地方主要負責同志職務調整、小平同志南巡講話20 周年、廣東烏坎選舉等內政議題上,國際輿論不僅強調我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而且呼吁我邁出實質性改革步伐。這其中不乏施壓、質疑、指責之聲,我在政治體制改革上面臨的期待和壓力日增。我應辯證、理性、建設性地看待國際輿論對我政治體制改革的關注,努力化解國際輿論對我所謂“一黨制”、“集權制”、“獨裁專制”、“政治體制改革滯后”的妄議、誤解和“妖魔化”言論。全面深入地介紹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努力。積極介紹我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以及完善中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推進依法行政、公正廉潔執法,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努力。 ——國際輿論熱議我提出文化軟實力發展戰略,認為我距離軟實力強國尚有差距。國際輿論認為,隨著十七屆六中全會的召開,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打破西方壟斷已久的國際話語權,已成為事關中國國家利益的戰略任務。“漢語熱”、“孔子學院熱”、“中國文化熱”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中華文化在海外的影響,但中國目前仍不是軟實力強國。也有媒體擔心,中國已與西方社會“分庭抗禮”、構成了“文化和價值威脅”。近日,國際輿論密切關注美國務院對孔子學院突然發難,后又澄清孔子學院符合相關規定的消息,認為中美在軟實力方面的沖突已經由暗到明。要向世界說明,我國政府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發展戰略,其要義是對內增強民族凝聚力,對外維護世界文明多樣性。要繼續對外宣傳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新舉措、新成果。向國際社會更多更好地展示科學的執政黨文化、優秀的民族國家文化和健康的大眾文化。在國內文化方面,突出介紹我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加強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等舉措成效。在國際文化交流方面,大力宣傳我堅持多層次、寬領域對外文化交流格局,開展豐富多彩的對外文化交流活動。積極展示我尊重文化多元性和多樣性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以及奉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文化包容精神。 ——國際輿論對我外交持續施壓,品評我與大國關系走向,關注我在國際熱點問題上的角色及與周邊國家爭端。外交方面,中美、中英、中法、中日、中俄等大國關系,和我在伊朗、敘利亞、朝鮮等國際熱點問題上的立場和態度備受國際社會關注。我在南海問題上與越南、菲律賓的領土爭端,以及背后的“美國因素”也是國際輿論深入解讀的外交議程。在輿論壓力之下,更應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地宣傳我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和諧世界及與各國發展友好關系的政策主張。不僅積極報道我與美、歐、俄、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增進互信、拓展合作,妥善處理分歧,推進雙方關系穩步發展,也要重點報道我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介紹中國發展為周邊國家帶來的利益。報道我進一步鞏固與發展中國家傳統友誼,增進政治互信,不斷將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推向更高水平。在朝核、伊核等熱點問題上,多報道我勸和促談,為維護地區形勢穩定發揮的建設性作用,展示我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和務實靈活的外交手段。在南海問題、朝鮮半島局勢等敏感問題上,充分報道和宣傳國際上于我有利的聲音。 ——國際輿論妄測我軍事現代化進程,“中國軍事威脅”沉渣泛起。“中國在軍事戰略方面缺乏透明度”、“中國軍費擴張”等一直是西方媒體的主要論調。今年以來,渲染中國海軍威脅,妄稱“中國不斷增強西太平洋的投射能力威脅到美軍在西太平洋的靈活性”成為西方媒體的主要議題。美、日、印等國有關軍事和安全的官方報告更將所謂“中國軍事威脅”炒作得無以復加。美國還將網絡攻擊源指向中國,并貼上政府化、軍事化、民用化的標簽。“中國軍事威脅論”來勢洶洶,對我和平、和諧的國家形象造成了嚴重損害。應大力宣傳我奉行防御性國防政策,為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做出的積極貢獻,以確鑿的事實、真實的數據、鮮活的例證,駁斥別有用心的捏造和指責,維護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與世界各國一道構建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國際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