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二)注意校企融合的效度。新聞傳播學院與傳媒企業合作,一般追求培養人才的實用性,這種效果能否達到,達到的程度如何?在校企合作之初就應該有所考慮。具體操作方法主要有:聘任傳媒企業職工為新聞傳播學院“雙師型”兼職教師,增加他們的責任感;把新聞傳播學院理論型教師在寒暑假等時間放在合作傳媒機構鍛煉;增加他們的業務實踐,積累業務案例;新聞傳播學院與傳媒企業合作制定培養計劃、共同安排培養課程,讓學生真實地融入實踐案例中學習;新聞傳播學院與傳媒企業合作編輯實驗室、電視演播室、網絡編輯室等,把實踐演練放置在真實的傳播情景之中。 (三)注意校企融合的雙贏效果。在市場經濟之中,雙贏是合作的永恒價值與追求。新聞傳播學院不能僅僅考慮自身的教學問題、發展問題,還應該考慮傳媒企業的發展問題、業務問題。在這一點上,請注意以下問題:新聞傳播學院理論教師應該以合作傳媒企業及其業務為研究對象加強傳媒實務方面的科研工作,用科研積極推動傳媒企業的業務優化;新聞傳播學院應該能夠開發出相應的理論提高課程,并能夠在恰當時間為合作傳媒企業開放,供傳媒企業職工學習;新聞傳播學院學生實踐應該態度端正,幫助傳媒企業職工工作,不添亂、不搗亂;新聞傳播學院與傳媒企業合作的實驗室應該共享,既是教學實驗室也是傳媒業務工作室。作為現代市場經濟的產物,獨立學院比公辦高校更能靈活多樣、更能廣泛深入地開展校企合作。建立積極有效的校企對接機制,不僅可以節約、整合教育資源,降低教育成本,培育優秀人才,還可以提升自身品牌,擴大自身社會影響力。新聞傳播專業與社會、與時代聯系緊密,建立新聞傳播專業的校企對接機制,是學校開展與社會其他領域合作的突破口。以上只是一些直觀經驗積累和不成熟的設想,希望各個獨立學院領導、新聞傳播專業負責人、教師給予批評指正,并繼續積極探索,不斷完善。 (王乃考,男,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教師,碩士。) 參考文獻: [1] 王乃考.中國——東盟跨文化傳媒人才需求分析與對策[J].商業文化,2011(6). [2] 田明山.高職高專院校推進校企合作和產學結合校企模式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8(18). [3] 張秉釗.校企合作“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探索[J].高教探索,200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