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四)超鏈接使用數量 在超鏈接的使用方面,中外有著很大的差別。中國的網絡新聞專題作品中,基本上把整個內容全部放置在頁面上,整個頁面被全部占滿,雖然網頁采用了二級和三級分層的方式,但是超鏈接使用卻很少。國外的作品頁面,往往都設計精美,內容卻較少。一般情況下,都會把不同的內容放置在不同的超鏈接中,供用戶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自由選擇,這其實也反映了對用戶服務的重視。如2009年巴頓獎獲獎作品“Who’s Behind the Financial Meltdown?”就是此種形式,首頁采用與內容相符的獨特設計吸引網友眼球,大量關于主題的內容分析放置在鏈接之中。在這些鏈接中主要包括三種鏈接:第一種,其他媒體對該專題的內容所做報道的鏈接;第二種,跟專題報道內容相關或者是相關話題的鏈接;第三種,對該網站贊助商的鏈接。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一種,由于國外的網站很多是由贊助商贊助的,所以在網站的頁面上都會有與贊助商相關的鏈接。 (五)廣告運用的合理性 在國內送去評選的所有作品中幾乎沒有廣告的影子,尤其是專題報道,絕對沒有廣告存在。但是國外的所有作品中,廣告無處不在。尤其是在關于政治的報道中,廣告也是存在的,只不過廣告制作簡單,內容簡潔得當,放置在固定位置,如頁面頂部一個橫條,或者是中心頁面右側位置以方塊版式或者長條版式呈現,他們大都在內容的旁邊,絲毫不會影響用戶對網頁的使用。 除此之外,國外的獲獎作品還具有其他一些特點:其一,很多網站采用雙導航形式。在頁頭采用簡單的導航介紹,并不展開,并且分類鏈接也比較少。而網頁底部的導航是非常詳細的內容介紹,該種形式在EPpy獎(The EPpy Awards)獲獎作品,尤其是NPR網站一系列的作品中體現尤為突出。其二,在運用圖片方面,中國獲獎的作品大多是寫實的圖片,國外網站會根據需要放置一些漫畫圖片以及涂鴉等,如2009年巴頓獎獲獎作品“Broken Government”中首頁圖片為了配合內容的需要,就模擬國會行政大樓坍塌的圖片。其三,外國的一些網站在頁面上會把編輯或者記者放在小小的版塊,同時還配以圖片說明,可以拉近用戶與網站的近親感。在2010年網絡新聞獎(The Online Journalism Awards)獲獎作品“Law and Disorder”中就有專門版塊鏈接了報道者的個人頭像和聯系方式等。其四,在一些獎項中,如威比獎(The Webby Awards)評選過程中,還采用了兩種不同的評選方式,威比機構評獎和用戶評獎,用戶可以充分參與其中,增強網民的互動。其五,在報道形式的采用上,采取了類似廣播的形式,即“聽新聞”的形式。網站的內容里還鏈接了音頻,用戶只要點擊就可以不再直接。觀看文字的內容而“聽”新聞。中國的網絡新聞專題作品很少采用這種形式。 就目前的評獎情況來看,中國的評選分類較少、評選標準單一、網民參與度低,與國外的評選還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國可以借鑒他們的經驗,形成良好的評選體系,更好地為網絡新聞獎的評選和發展服務。 (作者簡介:范孟娟,女,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新聞傳媒法、網絡傳播研究;秦漢文,男,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網絡傳播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