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五、我國公益性出版的未來走向 我國公益性出版未來的發展,要加快助推社會公共服務的發展,緊緊抓住國家對新聞出版事業投入的契機,借助數字出版技術的革新與改進打造服務社會公眾的公益性出版傳播平臺[6]。 首先,政府要加大對意識形態安全、搶險救災、重大疫情病情、突發事件等公益性服務和產品的扶持力度,可以用項目支持的方式進行;要以政府采購方式擴大公益性服務和產品的受眾面。如大型的政治類出版物,各類政治學習材料、宣傳讀物等可以用政府采購的形式,讓出版社得到一定的補償。對某些需要特定推廣的公益性服務和產品,如《中國家庭應急手冊》、《農家書屋管理員實用手冊》等,可采用政府加工訂貨形式,低價出售或免費向公眾贈送[7]。 其次,各級出版社要緊抓政策先機,積極促進公益性出版事業的發展。要積極政府中央以及地方政府的財政和政策支持,結合我國公益性出版的現實需求和未來發展的發展規劃,積極爭取各項宣傳文化發展專項資金、國家出版基金、民文出版專項基金、農家書屋工程專項基金、扶持動漫產業發展專項基金等。 再次,要發揮各自在專業領域的特色,突出重點,彰顯特色,強化服務,努力制定適合自身發展的方略。要根據文化體制改革的精神和自身發展的需要,公益性出版要改變過去選題較為寬泛、重點不夠突出的業務方向,加強公益性讀物的選題、策劃、出版和發行,為構建我國公共出版服務體系做出應有的貢獻。 最后,重點加強以網絡出版為代表的數字化出版工作,整合各種公益性出版資源,努力打造一個協作和資源共享的公益性出版傳播平臺,形成一個立體化的公益性出版服務體系。讓高新技術支持的公益性出版傳播及早走進農家書屋、社區書屋,進一步推動公益性出版傳播向縱深領域發展。 (作者簡介:李燕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傳播與科技政策系新聞學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圖書編輯出版研究。) 參考文獻: [1] 新聞出版總署出臺深化出版發行體制改革實施方案[EB/OL].中央政府門戶網站,2006-08-01. [2] 王炎龍,易薇.公益性出版發展研究[J].新聞界,2011(1). [3] 黃書元.加大對公益出版的支持[EB/OL].人民網,2012-03-10. [4] 王炎龍,易薇.公益性出版發展研究[J].新聞界,2011(1). [5] 用知識凝聚力量 以圖書撫慰傷痛[N].中國民族報,2010-05-07. [6] 譚可可.我國公益出版傳播最大化地為公共服務探析[J].中國出版,2011(7). [7]黃書元.加大對公益出版的支持[EB/OL].人民網,2012-0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