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2012年1月發布的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國網民總數已達到5.13億,其中寬帶用戶,移動互聯網用戶3.56億,微博用戶2.5億。同時,中國網民的普及率達到38.3%,平均每10人中有4人是網民。透過這些基礎數據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社會已然進入互聯網時代,而且進入的是一個寬帶互聯網、移動應用與社會化媒體疊加的時代。 云計算技術催生云傳播與云媒體 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超級計算模式,它的應用思想是把分布于各地的成千上萬臺電腦和龐大的服務器集群計算能力連接成一張大網到一個遠程的數據中心,形似一片電腦云。本地計算機只需要通過互聯網發送一個需求信息,遠端就會有成千上萬的計算機為你提供需要的資源并將結果返回到本地計算機,這樣,本地計算機幾乎不需要做什么,所有的處理都在云計算提供商所提供的計算機群來完成。 云計算的服務形式多種多樣,目前已有一些應用到日常網絡活動中,比如QQ空間提供的在線制作Flash圖片,360的在線收藏夾,Google的doc服務,百度的在線音樂盒,網易的網絡硬盤,蘋果的appstore等等。2011年,已有多個行業利用云計算形成了各種各樣的云從而成為云行業,如教育云、金融業云、醫療云、物流云、交通云等。那么新聞傳播遇到云計算會發生什么呢? 首先帶來的是云傳播的概念。傳統媒體和傳統互聯網有點對點、面對面,點對面和面對點等多種傳播方式,云傳播的重要特點是簡化了傳播模式,只存在“云”到“端”,即C2C(Cloud to Client)。在“云”的層面,可以建設信息云、新聞云、視頻云等等龐大的數據庫,同時保證各類云的通用與安全;在“端”的層面可以讓用戶享受定制化服務,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內容,在用戶間搭建操作編輯的分享通道。 其次是云監測?;ヂ摼W多點并發、頻繁交互的傳播特性使得網上內容在幾乎完全失控的狀態下被變異和再傳播。要想全面、快速地掌握網上傳播態勢,就可以借助云計算對原始內容的瀏覽量以及散布于論壇、微博、SNS社區的所有再傳播內容的瀏覽量進行實時監測,深度挖掘傳播內容的內容變異和傳播參與者的特性,并鎖定特定媒體或特定傳播人,即時監測。 第三是云編輯。云計算與云存儲使得信息的獲得成本接近忽略不計,媒體之間獲取信息的時間差也縮小至最低。信息已不是媒體競爭的主要目標,對于信息的獨到解說、重新整合、編輯成為媒體勝出的關鍵。內容生產流程隨之發生重大變化,“人人皆為傳者”+“云計算”的將革新媒體從業者的分工與在組織內部的權重。 第四是云媒體。傳統媒體轉型新媒體受制于既有的發布流程、業務歸口、頻率分割等諸多限制而步履艱難。進入云計算時代,媒體不用再重復購置服務器、終端設備等,復雜的內容分發與多媒體呈現,復雜的用戶訂制與廣告細分等都將在“云端”處理,云媒體將在“云計算”這一全新平臺上得以輕松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