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語言是人們日常傳遞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情感、語聲和氣息是語言系統中的三大要素,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播音發聲當中的情、聲、氣。 “情”,指的是在播音過程中,播音員服務于播講目的,由具體稿件或是話題引發并且由有聲語言表達出來的,始終運動著的情感。“情”是播音創作的依托。“聲”是指播音員依據稿件或話題使用發聲器官、運用播音技巧所發出的表達思想感情、包容大量信息并通過電聲設備進行傳播的規范化、藝術化的有聲語言。“氣”是指在播音過程當中,為使有聲語言傳情達意,播音員要控制自如,使用胸腹聯合式呼吸法所獲得的發聲動力。 “情”是內涵,是依托;“聲”是形式,是載體;“氣”是基礎,是動力。其中,“情”起著主導性作用,只有通過思想感情狀態的運動指導氣息的流動,同時組織發聲器官的協同動作,才能發出表情達意的聲音來。氣隨情動,聲隨情出,氣生于情而融于聲,這就是情、聲、氣的關系。“情”要取其高,“聲”要取其中,“氣”要取其深,以達到字正腔圓、清晰持久、剛柔自如、聲情并茂的境界。在播音發聲當中要以情代聲,以聲傳情,不能本末倒置,以聲造情。 有些年輕播音員運用情聲氣結合的播音情況不理想,主要原因是他們忽視了生活和工作中的實踐和體驗所造成的。這一點在“港臺腔”和某些讀報節目上顯得尤為突出,是真情實感缺乏的體現。 主持人在生活中注意體會、觀察、學習和摸索,便可掌握好情感和聲音表達的恰當結合方式,做到激情洋溢且控制好分寸。 情聲氣結合中的“情”不僅僅是由具體稿件或是話題引發,并且是由有聲語言表達出來的始終運動著的情感,這是一個“小情”的概念,主持人應做到“大情”的表達。“大情”中的審美標準和價值判斷必須經過主持人深入生活,和受眾坦誠地交談、交流、交心,才可獲得。 播音主持需要創造意境美,而意境美的獲得必須重視體驗。播音主持作品具有審美性,受眾在視聽過程中的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諸多的心理功能被調動起來,通過播音員主持人的播講,受眾獲得信息和認知,得到愉悅和美的享受,在心理期待和審美方面都獲得了體會和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