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廣電限令與經濟低迷 雙重籠罩下的電視生態 近幾年來,中國省級衛視不斷探索與發展,已形成品牌化經營,“快樂中國”湖南衛視、“幸福中國”江蘇衛視、“中國藍”浙江衛視、“獨劇魅力”安徽衛視等頻道定位早已深入人心。雖然受網絡沖擊電視媒體的發展速度在放緩,但衛視異軍突起成為唯一一個收視量呈持續上升的頻道組,尤其是省級衛視晚間黃金時段,其迅速崛起所體現的媒體價值,已成為電視市場競爭中最重要的力量之一。然而廣電總局相繼推出并實施的“限廣令”、“限娛令”、“限劇令”等“限令”對省級衛視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到底重重“限令”對衛視帶來了什么樣的影響? 一、限令下的節目編排格局變化: 娛樂節目是省級衛視的王牌節目,而電視劇又是眾多衛視創造高收視率的保障,因此“限令”某種程度上限制了衛視的節目資源、減少了衛視的廣告資源。為此,各衛視都采取了相應的“措施”(表1):
二、收視格局的變化: 隨著節目編排的改變,勢必會影響其收視格局。無論是從大城市還是小縣城,電視觀眾對改版后的衛視熱衷有增無減(表2),“限令”及改版對收視的影響是正面的。
三、節目形態創新變化: (1)以娛樂節目為中心,生活服務類、夢想選秀類、求職類等多種節目形式共同發展。2012年以來各衛視被限量七類節目黃金時間播出量由去年每周126檔減少為38檔,創辦欄目近50多個。各類新增節目不論是選秀類還是生活服務類,抑或是求職、相親類節目,其共同特征都是增強了與電視觀眾的互動性,且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從長期來看,自辦多類型節目不僅能吸引各類型觀眾,豐富收視人群,而且有利于頻道品牌的樹立與傳播。 (2)增加新聞時間。“限令”以來各衛視新聞節目增加了三分之一。一方面是“限娛令”要求,另一方面新聞類節目能保證較高的收視率,若能增加新聞類節目,對廣告的插播與植入都有相當大的益處(圖4)。同時亦契合了廣電總局對省級衛視“新聞綜合頻道”的定位。
(3)增加電視劇時間。為了能夠較好地利用現有節目資源,最大限度保障廣告客戶的利益,各大衛視除了增加劇場、收視提醒外,最普遍的是增加電視劇集數來擴大電視劇廣告時間,這樣把電視劇的中插廣告“擠”到了電視劇之間,把“限令”中電視劇之間不得超過的“12分鐘”用得淋漓盡致。這種做法的益處是,延長了黃金收視時間,拉動次黃金檔節目收視率,從而提高頻道的整體收視率。其弊端是大大降低了廣告收視率。以表3中浙江衛視熱播劇細分收視率來看,在電視劇中插播的廣告收視率甚至會高于劇集開始的收視率,但去掉劇中插播廣告后,劇間廣告時間延長,廣告時間與劇播時間的收視率差距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