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對話廣告公司:逆境中開花 @徐進:從宏觀上講,要優化廣告市場,提升抗經濟風險能力,就得從自身做起,告別目前普遍的價格亂戰,堅持最初的廣告夢想和專業標準。 @徐進:行業應該為更多本土廣告人創造更好的發展空間,激勵本土廣告人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只有大家團結一致,才能重新樹立行業標桿和權威性。 @徐進:為廣告和市場專業的學生們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儲蓄后備人才,解決人才斷層的問題,這是為十年后的中國廣告業做準備。 @許云峰:以前廣告是從廣告公司到媒體最后傳播到目標人群,是一種線狀的傳播,而現在由于新型傳播方式、傳播載體的出現,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一個單獨的媒體,呈現出網狀的傳播表征。這種狀況下,廣告投放由于受到太多的分化,反而讓集中爆炸式增長成為不可企及的夢想,廣告行業整體投放增幅的不景氣也就可以理解了。 @許云峰:未來的廣告,應該是“大廣告”概念,營銷、公關等不應該成為廣告的競爭性行業甚至替代性行業,反而應該成為“大廣告”行業的組成部分。 低迷?NO,廣告在平穩發展中孕育生機 Part1:對話者——靈獅中國合伙人兼CEO 徐進 中國經濟正在經濟轉型的陣痛期中掙扎,中國的廣告業告別了利潤率豐厚的高速騰飛期,在2012年的上半年,表現得太過于“低調”,甚至于,這種低調引發了外界對于廣告業的整體觀感:中國廣告業究竟是否正在走向危機? 從萌芽期、高速期向平穩發展期過渡 近年來的廣告市場低迷,要從外因和內因兩方面著手分析。從外因來看,廣告可以說是經濟的晴雨表,而目前國內經濟不是特別景氣,所以廣告投放的增速放緩也是無可厚非的,各個企業在這種情況下都會在開銷上更加精打細算,對廣告的評估也會更加嚴謹。所以,廣告業對于廣告的嚴峻形勢有了一致的共識,廣告人做好了度過廣告低谷的心理準備。 從內因來看可分為廣告主和代理公司兩方面。一方面,現在的廣告客戶越來越精明,越來越理性,他們會針對廣告做出系統、精準的風險評估,以往完全燒錢式的廣告幾乎不存在了;另一方面,代理公司自身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在客戶投入的資金普遍不升反降的同時,代理公司的人力、辦公等成本卻在瘋狂增加,整個行業的利潤率越來越低,再也不如七、八年前那么朝氣蓬勃,這間接也造成了廣告行業人才流失、斷檔等問題。 外界對廣告行業抱有悲觀的看法,但個人認為,在經歷了萌芽期和高速發展期兩個階段后,國內的廣告業已經進入平穩發展期。從經營公司的角度來看,這恰恰是廣告業的機會,平穩有助于我們去冷靜思考,如何引進更好的經營模式以使公司脫穎而出,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