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廣播新聞生產是一個復雜的精神、技術和體力勞動過程。前期新聞策劃部門對各種政策的研讀、新聞線索的發現、新聞價值的研判、新聞源的搜索,中期記者深入采訪調查、選擇新聞角度、捕捉新聞點,后期技術部門對稿件的音響制作等多個環節,體現著策劃、記者、編輯、技術人員的通力合作。本文就各環節中廣播新聞記者工作做幾點思考。 1.樹立大新聞觀念,記者分工相對固定且靈活,做好“條口”聯絡通訊備忘錄 近年來,媒體在記者分工上大多實行“跑條分口”制度,記者負責一個或一類部門和行業口子。這樣的優點是記者能專攻自家的“一畝三分地”,新聞生產效率較高。但在媒體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突發性事件的頻繁和增多,對新聞生產的快捷、鮮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廣播新聞部門應建立完整的各“條口”聯絡通訊備忘錄,對重大報道、主題策劃統籌安排,融合記者和各“條口”資源。有突發性新聞發生時,特報部門專職負責,其他部門聯手合作,由離新聞源最近、最了解情況的記者和特報記者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采訪。 2.加強一線連線,多現場播報,提高廣播新聞第一時間播出率、占有率 新聞發生現場,以電話、手機為傳播手段引入廣播新聞的現場播報和直播,能夠使廣播及時快捷的優勢盡顯。廣播以往的錄播方式顯然有不適應處。廣播記者應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采訪,第一時間直播新聞,做到報道與事件同步,以滿足聽眾及時獲知信息的需要。隨著類型化新聞臺的出現,新聞傳播在時間和空間上有了一定的保障。江蘇新聞廣播調頻93.7從早上10:00開始到晚上10:30,全天候半點和整點新聞播報的“即時資訊”共有19檔,盡量做到每檔資訊節目都連線現場記者和相關當事人。新聞現場連線稿件要求簡潔、動態化、持續化,單位時間的信息量新鮮豐富。 3.注重新聞采訪的多向性思考,增強新聞報道內容的多向性,深挖新聞源 多向性思維方式,即不固守一個角度、一個方向審視事物,而是多角度、全方位地進行思考,并根據采訪的需要靈活變通。多向思考有助于拓寬思維空間,從事物的主次、正反、前后等各個角度去思考,避免以偏概全。多向性思維方式,需要記者煉就火眼金睛,提高發現新聞的能力。參加一場會議,不是一條消息就完成任務了,可以采用1加2、加3的形式。事前對會議作詳細了解,尋找新聞價值。不要把眼睛只盯在領導身上,要多角度挖掘新聞點。同一主題的報道上,不同的媒體報道各有側重,關注其他媒體的報道,取長補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