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更平等、更自由、更開放” 這是在思想層面的理解,這是新媒體的本質。 BQ:首先想請您以您自己的經驗,闡述一下您對新媒體的理解? L:有幾個層次。從技術層次來講,新媒體是一個表示新的平臺的,它是新的介質。還有一種理解,新媒體代表一種內容制作的方式,任何人在任何時間,在任何地點,任何的介質上可以給你內容和互動。更重要的,我覺得在思想上新媒體的理解,實際上它是代表一種思潮,關于知情權和話語權的,更平等、更自由、更開放。 BQ:您海外的經歷對你有什么影響? L:影響非常大。因為當你在一個不同的制度,不同的文化有過不同的生活經歷以后,您看問題的角度肯定是寬廣了很多,因為你經歷了人類的不同的文明,不同樣的人和制度下面的他們的對社會發展的凝結的思考和制度的進化,然后你再對比一下審視我們現狀的話,你看的東西可能比別人要深一些,你考慮問題要寬廣一些。 BQ:您跟國外的新聞工作者接觸以后您有什么感觸? L:我覺得國外媒體社會中起的作用太大了,媒體對維護老百姓知情權、話語權起的作用太至關重要了,這是保證社會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力量。在國外,媒體媒介首先是一個商業機構,有獨立的商業屬性。 BQ:最近各大門戶都在改版,鳳凰網有沒有什么就是門戶將向何處去,這樣的一個困惑。 L:我覺得由于新的移動平臺的出現,智能手機還有pad出現,一定會分流傳統電視、雜志、報紙的個收視份額,肯定也會分流門戶的份額,但是我覺得不可能取代,因為屏幕大小的體驗是完全不一樣的。 第二個就是隨著現在社會節奏的加快,隨著這些小屏幕的出現,確實我們社會陷入了一個淺閱讀、淺交友的時代,作為媒體人,我們不能不尊重這個規律,所以我們的產品要擁抱碎片化消費的時代,所以我們在版面上也會改進,但不是一種激進的情況,我們肯定跟隨這個規律。 編輯/劉聰文/北青周刊記者劉聰美編/王玥責校/ 孟憲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