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發揮權威主流作用 助力區域經濟發展 泉州晚報策劃“中國真茶韻·安溪鐵觀音”大型品牌推廣活動成效顯著 全國40多家晚報總編、記者赴安溪采風 茶博會開幕當天,泉州晚報32版《國飲》特刊耀目亮相 泉州晚報社在開展“走轉改”活動中,注意發揮媒體的作用,通過牽線搭橋,為地方區域經濟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近日,由泉州晚報社聯合安溪縣政府、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聯合主辦的“中國真茶韻·安溪鐵觀音”活動正在落下帷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0月9日至14日,由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中共泉州市委宣傳部主辦,泉州晚報社、安溪縣人民政府承辦的“中國真茶韻·安溪鐵觀音”品牌推廣行動之全國晚報總編(記者)“走轉改”赴安溪茶鄉大型異地采訪活動在安溪隆重舉行。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秘書長梁秀偉、副秘書長李鳳祥,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副會長、武漢晚報社黨委書記、社長林霓濤,以及來自全國各地40多家晚報的70多位總編、主任、記者共同參加此次活動。 報社牽頭策劃 推廣安溪鐵觀音品牌 全國晚報總編(記者)“走轉改”赴安溪茶鄉大型異地采訪活動,系“中國真茶韻 安溪鐵觀音”品牌推廣行動的一項重要內容。由泉州晚報社牽頭策劃的“中國真茶韻 安溪鐵觀音”大型品牌推廣行動,是報社參與縣域經濟發展推廣的嘗試,也是報社踐行科學發展觀、落實“走轉改”活動的具體實踐。 安溪現有茶園60萬畝,年產茶葉6.5萬噸,以鐵觀音為品牌的茶產業是泉州乃至全省、全國縣域特色經濟的典型代表,基礎扎實,輻射力強,產業鏈齊全,擁有深厚的歷史積淀,經過歷屆黨委政府的持續努力,茶產業持續發展壯大,利民富民,有效地改善了百萬農民的生活。盡管如此,作為安溪農民賴以為生的茶產業,這幾年來也受到了市場很大的沖擊,如何更好地推廣安溪茶業品牌,讓更多人熟知鐵觀音、愛上鐵觀音,不斷擴大和穩定市場占有率,是擺在政府和茶農面前的一大課題。 在“走轉改”活動中,泉州晚報社領導了解到安溪縣農民的這些需求,認為利用黨報的影響力來推廣活動,不失為一個有效的途徑。于是,由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泉州晚報社與安溪縣人民政府聯合策劃,推出了“中國真茶韻 安溪鐵觀音”大型品牌推廣行動,把她作為服務縣域特色經濟發展、服務當地百姓群眾的嶄新模式。整個行動,根據就地整合、全國推廣和以評選深化宣傳、以宣傳引導創新的基本思路,分為五項評選活動和新聞推廣兩大板塊:五項評選活動于2012年5月份開始,延續至9月份,包括:安溪鐵觀音制茶工藝大師、安溪魅力茶園、安溪鐵觀音五星茶企、2011-2012年度安溪十佳茶葉網商、安溪茶產業創新創意獎,從人才、生態、品牌、新業態、產業創新等方面,多角度推動安溪茶產業轉型升級。活動開展后,泉州晚報社記者編輯不僅深入基層仔細了解茶農的需要和困惑,根據實際情況策劃了大師系列等專版,而且致力于挖掘內涵,幫助茶農發現優勢,提升茶產業的含金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