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1月12日中央電視臺在新聞聯播“學習貫徹十八大 行進中國美麗中國”專欄播出《福建:治理水土流失 建設美好家園》。 福建長汀,曾經因為濫砍濫伐造成當地變成窮山禿嶺。多年來,長汀在治理水土流失的過程中,注重解決當地群眾的后顧之憂,既治理了水土,又讓當地群眾收入不斷增加。今天的“學習貫徹十八大 行進中國”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福建。 他叫劉靜美,曾經是林業部門的一名伐木工人。不過,在2007年退休后,做一名護林員成為他的心愿。 劉靜美現在管理的林子位于河田鎮,那里曾是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多年來,他堅持種樹護林,如今在長汀,主動種樹的人越來越多,大家種杉樹、種楊梅、種銀杏、種瓜果。在多年的水土流失治理過程中,當地人通過種植楊梅,既治理了水土,又獲得了不錯的收益。 長汀還與中科院、北京林業大學等6家單位建立了長期合作,吸引12名博士、45名碩士來長汀開展技術攻關。 在推進新一輪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中,長汀將水土流失區的村民集中搬遷到工業園和集鎮周邊,按省財政每人3000元,市、縣每人各配套1500元標準予以補助,并與當地企業聯合舉辦免費就業培訓,優先錄取。這種模式目前正在福建全省推廣,2013年福建省級水土流失專項治理資金在去年3060萬基礎上追加了3億元,加上配套資金,共約16億元。“十二五”期間,福建省將建成10個水土保持生態示范區;綜合治理30萬畝坡耕地;開展400條生態清潔型小流域整治。(文/央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