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四、信息公開進一步深化 (一)信息公開范圍和形式不斷拓展 4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2012年政府信息公開重點工作,指出要重點推進財政預決算、“三公”經費和行政經費、食品安全、環境保護、招投標、生產安全事故、征地拆遷、價格和收費等領域的政府信息公開。5月,國務院法制辦公布的《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征求意見稿)》中規定:機關、單位不得將依法應當公開的事項確定為國家秘密,不得將涉及國家秘密的信息公開。10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的《中國的司法改革》白皮書中介紹了我國司法公開取得的成績,包括:公開形式和載體更加豐富,司法公開從各部門分散發布,轉變為統一的信息服務窗口集中發布,公開載體從傳統的公示欄、報刊、宣傳冊等,拓展到網站、博客、微博客、即時通訊工具等網絡新興媒介。新聞發言人和新聞發布例會制度建立健全,及時發布司法信息等。同月,公安部發布的《公安機關執法公開規定》中規定:公安機關向社會公開執法信息,可以通過公安部公報、政府網站、新聞發布會,以及報刊、廣播、電視等便于公眾知曉的方式公布。上級機關公開執法信息后,下級公安機關可以通過互聯網站、警務微博、便民聯系卡等多種群眾便于接受的方式,使社會廣為知曉。 12月,最高人民法院制定關于進一步改進司法作風的六方面措施,包括要推進司法公開,實現良性互動,建立完善新聞發布例會制度,進一步完善裁判文書上網,庭審網絡直播制度,健全法院開放日制度,讓司法在陽光下運行。 (二)政務微博成為信息公開的重要渠道 政務微博繼續在信息公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開設主體從地方政府擴大到了中央政府。據《2012年新浪政務微博報告》顯示,至2012年10月,新浪微博認證的政務微博已達60064個,較去年同期增長率達231%,目前已有20個部委及部委級組織開通了新浪部委微博,運營著46個官方賬號,政務微博呈現出及時回應民情、公開辟謠、征求民意等新態勢。 十八大期間,“國務院公報”在新浪開設了官方微博,秉承“傳達政令、宣傳政策、指導工作、服務社會”的辦刊宗旨,公布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開設政務微博將官方的信息系統和民間信息平臺對接,其功能也開始從單向的信息發布轉變為聯動的服務提供,在服務民眾、親民溝通、網絡問政、輿情引導、應急救援、宣傳推廣等方面大有可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