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兩會年年報,如何能創新?微博新平臺、個性化新聞語體、民生的視角,乃至節目制作與包裝,都可以創出新意。安徽衛視2013年春推出了《新春特別策劃:感動,這個年》、《安徽省兩會特別策劃:美好安徽,走向幸福》以及《全國兩會特別策劃:走進春天》等一系列特別節目。這些節目無論是報道內容、角度,還是報道方式,甚至是節目的包裝制作上,都大膽嘗試創新,為當下電視媒體時政類新聞報道提供了一種新路徑。 創新:2.0化的報道方式 Web2.0的影響已經無所不在,它也成為傳統媒體創新的新手段,尤其是微博,成為一個發現話題、獲取信息、呈現信息并展開互動的新平臺。安徽衛視把微博元素引入新聞聯播節目中,兩會報道凸顯微博問政。利用拓展傳播空間,創新報道方式,不失為一個創新的新舉措。 安徽衛視官方微博推出“百名委員微對話”活動,在網上征集民意,由記者帶著網民的提問進入兩會采訪代表委員,再將代表委員的相關回復在微博上公布。當下不少社會問題如空巢老人、戶籍政策等都成為網民提問的焦點,這一活動讓安徽衛視350多萬微博粉絲有了與代表委員“微互動”的機會,為民間與官方意見的上傳下達提供了一條順暢的通道。在此基礎上,《安徽新聞聯播》專門開辟了“微播兩會”板塊,把有代表性的網民熱議話題搬上熒幕,既包括大眾關切的熱點問題,又有兩會新風和花絮,內容生動活潑。 此外,《安徽新聞聯播》還精心打造了評論性節目“兩會微評”,每期將一個兩會熱點作為話題進行討論,對于每一個話題,該節目在邀請新華社高級評論員吳學蘭進行評論。尤其引人關注的是,節目還每天從安徽省內海選出3位百姓評論員對時政熱點進行現場點評,并吸納了不少微博網友通過網絡平臺發布的觀點。《兩會微評》使線上線下、熒屏內外有了互動,官方與民間兩個輿論場有了交互和溝通的可能,在兩會重要問題上,進行了觀點的“微碰撞”。 以微博為代表的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結合,在兩會報道中實現了“1+1>2”的效果。新媒體的參與,在迅速推進兩會信息傳播的同時,實現了信息和言論的自由流動。微博搭建了政府與公民的互動平臺,為官方和民間兩個輿論場提供了溝通的可能。微博開展的“百名委員微對話”等活動,加強了民眾與代表委員的互動,豐富了民主政治的參與方式,使更多人有機會參與到公共議題的討論中,使兩會報道呈現出“雙屏共振”的態勢。如何利用新媒體的特性,加強其傳播效果,是電視媒體的新課題。信息傳播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簡單化的內容中心化了,傳播手段及信息運營,也成為重要的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