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摘要】自網絡誕生起,活力與秩序如何平衡始終是爭議的焦點之一。尤其是在“大眾麥克風”時代,作為最活躍的新興的自媒體微博,尤其是有官方背景的政務微博,更面臨著在規范細則與微博自身特性之間如何平衡的難題。2012年多地出臺了政務微博管理細則,本文針對這些細則歸納出政務微博的管理特點并對政務微博的管理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政務微博;管理細則;集群化;議程設置 2012年12月28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該《決定》分別在信息保護、垃圾信息、網絡身份管理、部門監管等領域對網絡信息保護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和規范。這一法規形式的完善不僅從制度上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權益,更對網絡信息規范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網絡問政不斷發展和微博民意日益重要的今天,政務微博的制度化管理將成為下一階段各地政府和部門思考的題中之義。 政務微博管理現狀 2012年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聯合新浪、騰訊兩大微博運營商發布《2012年新浪政務微博報告》《2012年騰訊政務微博報告》,據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0月底,新浪微博注冊用戶突破4億,政務微博數量突破6萬,相比2011年同期,新浪政務微博數凈增41932個,增長率達231%。截至2012年11月11日,騰訊微博認證的黨政機構及公務人員微博已達到70084個,其中黨政機構微博45030個,黨政官員微博25054個,政務微博聽眾總數近2億。除了微博注冊數量的快速增長,政務微博的活躍度也明顯上升。《2012年騰訊政務微博報告》指出,政務微博發布的所有微博數量達2200多萬條,平均每個賬號發布約360條。[1] 在政務微博的管理方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辦公廳、湖北省檢察院、陜西省文物局、重慶市環保局等多地政府機構出臺了政務微博管理細則。隨著這一系列政務微博管理條例的出臺,更多的政府機構如廣州、深圳等地均表示即將出臺政務微博的管理細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