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nter id="cugsy"></center>
  • <s id="cugsy"></s>
    • <s id="cugsy"><em id="cugsy"></em></s>
    • <s id="cugsy"></s>
    • <input id="cugsy"></input>
        <sup id="cugsy"></sup>
        • 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記協> 采編學 > 正文

          蘆山和汶川地震媒體報道比較

          2013-07-19 19:40:20  來源: 新聞愛好者  作者: 陳力丹 毛湛文  
          視頻加載中...

          【摘要】2008年汶川地震報道與2013年蘆山地震報道相隔5年,同樣的報道題材,同樣的情形,后者在遵循新聞職業道德和規范方面有了顯著的進步。本文從這個角度,對兩次地震報道進行了比較與分析。文章認為,蘆山地震的報道時效空前提升,以人為本的報道理念基本得到落實。但通過蘆山地震報道,也反映出一些問題,諸如較大的報道規模與實際損失情形有些不對稱、報道尚存在官本位現象、報道中媒體作秀等。

          【關鍵詞】地震報道;新聞時效;尊重生命;監測環境;新聞職業道德

          2013年4月20日8時02分,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我國媒體迅速跟進開展報道,及時發布傷亡和救援信息。而5年前的汶川地震,媒體對遵循職業道德和職業規范還比較陌生,呈現的問題較多。與汶川地震的報道相比,這次媒體對蘆山地震的報道,進步與問題并存。接下來本文從報道的時效、倫理、規模、議題、專業程度這五個方面進行對比和分析。

          一、報道時效:及時迅速的反應贏得社會認可

          蘆山地震報道中,我國媒體繼承了汶川地震報道中快速反應的傳統,做到了第一時間的報道。2008年,在汶川地震后32分鐘,新華網發布快訊,成為最早報道地震的網絡媒體。此次蘆山地震,媒體的反應速度也很及時,尤其是電視媒體,通過與民間地震預測網相聯,比官方提早報道了地震波的到來。

          20日8時02分,四川汶川電視臺就突然中斷節目,插播防震減災局和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的緊急公告:“四川蘆山正發生有感地震,汶川將震感輕微,請做好避險準備。地震橫波還有42秒到達。”隨后開始倒計時。[1]這一緊急公告的播出,比官方中國地震臺網發布地震公告的時間(8時16分)早了14分鐘。電視臺工作人員利用電腦或手機上已安裝的預警軟件,在獲知地震信息后,即刻通過電視這一公共平臺向全社會告知,說明其反應之迅速。

          在電視直播方面,兩次地震中反應最快的媒體有所不同。汶川地震后的下午3時,率先進行直播的是中央電視臺,推出了24小時的“抗震救災、眾志成城”特別節目。在蘆山地震后,地方衛視啟動直播的時間則走在了央視前面。8時20分,上海東方衛視最先開始直播報道震區消息,這距離地震發生剛過去18分鐘。但東方衛視在18分鐘內做了幾件事:信息核實、初步判斷破壞程度、決定報道的規模及需投入的力量,并整合可調動的資源。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啟動直播報道,體現出該臺應對突發事件的組織能力。

          東方衛視的直播比央視提早了1個半小時,成為公眾在震后初期獲得有關震區消息的主要來源。它一方面播發來自新華社、國家地震局等權威信源的消息,另一方面聯系該臺駐四川記者和四川當地媒體的記者,播發震感范圍、破壞情況、救援組織情況,以及震區的山川地理背景和天氣信息。

          廣播媒體的反應是第一時間啟動了應急廣播報道程序。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從4月22日起,以“國家應急廣播”為呼號,向蘆山縣開播定向的應急頻率。這是我國首次在重大災難事故中使用應急廣播。

          二、報道倫理:以人為本的報道理念基本得到落實

          與汶川地震相比,蘆山地震中的媒體強化了尊重生命的意識,以人為本的理念基本得到落實。地震災害中值得報道的事實有很多,但用悲慘和死亡來吸引社會目光,在道德上有違人性。2008年汶川地震后,有不少電視媒體直接展示遇難者的遺體畫面,未經任何處理;許多報紙將廢墟中慘不忍睹的尸骸照片刊登在顯著位置,文字報道中還有對悲慘細節的描寫。當年記者提問中的“二次傷害”也屢見不鮮,某電視臺記者曾攔下剛從廢墟中抬出的極度虛弱傷員,不顧采訪對象生命垂危,不斷進行提問,甚至還出現了隔著廢墟采訪壓在下面的人的情況。當遇難者家屬泣不成聲時,記者仍舉著話筒,提出“那是不是很絕望”之類的問題。這些缺少人性的做法成為后來傳媒界集體反思的重要方面,“災難報道要以尊重人的生命和尊嚴為前提”的理念成為行業共識。

          這次蘆山地震報道,媒體整體上就比較克制了,至少沒有出現聚焦死者的鏡頭,也減少了對遇難者慘烈狀況的呈現。對地震中失去親人的幸存者的采訪,注重情緒的撫慰,為抓拍痛苦的鏡頭而誘導提問的情形較少。另外,地震發生后,浙江、湖南、江蘇等9個地方衛視停播娛樂節目和電視劇的做法得到社會認可,這一舉措雖然會影響廣告收入,但從尊重人性和公眾感受的角度看,無疑堅守了社會責任。

          但仍有一些記者在報道中忽視了人文關懷。例如,某年輕女記者不斷追問一個失去女兒的母親,在其泣不成聲下仍在追問,并出手推搡旁邊的人不要擋住鏡頭。某地方衛視一位戴眼鏡的女記者,采訪中多次打斷醫生搶救病人的過程,采訪災民時總問他們今天喝到粥開不開心,3分鐘的報道問了好幾次“開不開心啊”。這種帶有強迫性質和俯視姿態的采訪,缺少對采訪對象的尊重和同情。與之形成對比的例子是,上海電視臺《新聞夜線》在和震區記者連線時,中間突然闖入一群村民向記者抱怨“已經3天沒水喝了”,這時記者并未因他們打擾直播而不滿,而是轉向撫慰災民,解釋情況,告知他們正在通過電視反映這里的困境,希望不要情緒激動,隨后再完成連線直播。這位記者尊重災民的態度,才是符合以人為本理念的做法。

          三、報道規模:過度反應造成盲目報道和信息不對稱

          中國媒體在汶川地震中積累了災難報道的經驗,這次蘆山地震發生時,媒體應對突發災難的實力比汶川地震時提高許多,對地震的重視程度也大大提高。為了挖掘到更多的新聞資源,不輸給同行,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媒體都紛紛派出記者到震區采訪,展開新聞競爭,但龐大的采訪隊伍卻造成了采訪扎堆,甚至干擾到了救援。為了顯示對蘆山地震的重視,不少媒體派往一線的記者人數大大超出了實際報道需要,出現過度反應、盲目報道、供過于求的情況。

          例如,某通訊社派出了包括文字記者、攝影記者、音視頻記者、司機、技術人員在內的121人的采編團隊,并發布在官網上,使不少網民質疑這會為災區“添堵”,增加災區負擔。災難報道不是湊熱鬧,前往災區的記者也并非越多越好。記者即使為了搶新聞,也必須從災區的現實出發做出決定,更理智的選擇是先派出一部分記者了解情況,之后再根據需要分批次補充力量。

          媒體為什么會出現過度反應?從社會心理的角度看,兩次地震都發生在四川,蘆山地震的發生喚起了人們對汶川地震的社會記憶,媒體不自覺地就以應對汶川地震的報道規模,來應對雅安地震。但實際上兩次地震的情況是有差別的。不少媒體缺少地震方面的專業知識,一聽到蘆山地震的震級有7.0級,就以為非常嚴重。但衡量地震破壞力的不是震級,而是烈度。來自地震專家的判斷是:“蘆山地震震中烈度大約為Ⅸ(9)度,而汶川地震震中烈度為XI(11)度……整體而言,蘆山地震的災情應小于5年前的汶川地震?!盵2]搜狐微博的總監程剛也發現:“前方記者回來的判斷告訴我們,災難量級和受災范圍沒那么大,至少和救災響應速度和規模完全不匹配?!盵3]

          結果,與災難量級不相匹配的報道規模,帶來了新的問題。根據李普曼的“擬態環境”理論,[4]媒體通過向公眾提示的信息環境,也會對現實環境產生影響。各類傳媒是遠離震區的人們了解震區情況的主要渠道。因而,當媒體連篇累牘進行轟炸式報道、反復強調嚴重傷亡、不斷進行愛心動員時,人們就會根據媒體提供的信息,在無形中得出認識:震區情況危急,需要更多的人去救援。這種判斷,反過來會影響人們的現實行為,結果激發更多的人擁向震區,熱情地提供救援,卻造成道路的擁堵,甚至連專業救援隊伍也進不去。這樣的結果恐怕是“好心辦壞事”了。面對災情,媒體應當首先作出科學理性的判斷,“國力投入、媒體動員、民間參與,要與災難損害符合比例原則,太超過即不成熟”[5]。如果一直傳遞與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差距的信息,只會加劇公眾與災區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最終帶來的只有盲目救援的負擔和愛心過剩的尷尬。

          四、報道的議題:其他無關議題沖淡了跟災情直接相關的議題

          媒體在地震報道中首先應當成為信息的傳遞者和告知者,報道最核心的議題應該是災情,比如及時告知公眾災區還缺哪些物資、救援還有哪些困難等實用的信息。但在蘆山地震中,其他議題卻沖淡了媒體對災情的關注,跑題的現象時有發生。

          比如,許多媒體著力于報道著名企業或明星對震區的捐款行為,“××機構向蘆山震區捐款多少萬元”的標題屢屢見諸報端、電視新聞和網頁中。結果激發的是網民對捐款金額數排名的熱情,并陷入對捐款者善心大小的無謂討論中,沖淡的卻是真正重要的救災信息。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汶川地震中,當時許多大型賑災晚會通過電視直播出去,各類媒體上都聲勢浩大地展現企業和個人的慷慨,賑災話題的報道勢頭蓋過了救災話題。

          反觀日本媒體,在2011年“3·11”地震后,很少能夠在傳媒上見到社會捐款的新聞。原則上不對社會賑災進行報道,是日本災難報道不成文的規定。因為在巨大的災難面前,對各類企業、明星賑災行為的報道,都是與救災基調不符的。帶有商業廣告或宣傳意味的報道,或是借災難展示慈善形象,不應當是一個發自真心行善的企業或個人應有的選擇。所以,理智的媒體都不會將賑災行為當作新聞來報道。我國傳媒在兩次地震中,將賑災捐款作為一項重要的議題大加報道,是不應該的。就像有評論說的那樣:“災難現場畢竟不是曼哈頓夜色下觥籌交錯的‘慈善晚宴’,所有人的一切行為必須克制、低調、淡化自我,時刻以災民和救災為中心?!盵6]

          久久成人免费观看草草影院,日本免费一区二区视频,av中文字幕在线,顶级嫩模一区二区三区
        • <center id="cugsy"></center>
        • <s id="cugsy"></s>
          • <s id="cugsy"><em id="cugsy"></em></s>
          • <s id="cugsy"></s>
          • <input id="cugsy"></input>
              <sup id="cugsy"></sup>
              • 主站蜘蛛池模板: 44444色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看| 99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九九| 2020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特黄大片又粗又大又暴| 好紧好爽好大好深在快点视频| 国产91精品系列在线观看| 丰满饥渴老女人hd|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网站| 日本chinese人妖video|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69国产成人精品视频软件| 欧美精品久久天天躁| 国产超碰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91久久大香线蕉| 欧美人善交videosg| 国产精品91av| 亚洲欧美视频二区| 51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三级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久久国产精久久精产国| 色妞www精品视频免费看| 性欧美18-19sex性高清播放| 免费看少妇作爱视频| 99视频有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这里是免费| 色视频www在线播放国产人成 | 99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欧美猛交xxxx乱大交| 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 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 最近免费高清版电影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 xx00动态图| 日本一本在线播放| 免费观看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