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有著“村官、狀元導游、創業帶頭人”三個頭銜的蔡雪嬌深知,服務質量的重要性。于是,在協會成立后,蔡雪嬌便積極同泰寧縣婦聯聯系,在縣婦聯的協調下,聯系到了“陽光工程”培訓基地,聘請專業賓館的業務主管、廚師、禮儀老師到村婦女之家為從事家庭旅館婦女進行游客接待禮儀、衛生防疫、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的知識強化培訓。 “全村就是一個品牌,誰也不可以因為自己一家沒有做好就砸了全村的牌子。”村婦代會還組織全村婦女積極投身到清潔家園行動中,規定按照輪值的方式,每家一天負責對公共場所的日常清掃和垃圾清理。每星期由婦代會牽頭組織會員開展一次大掃除,每戶至少1人參加,對公共綠地及公共設施進行管護。 到2012年,水際村的婦女家庭旅館協會規模已發展到有60多戶共760個床位。游船協會的船也已經從木頭船換到了豪華游艇。僅經營家庭旅館的婦女們每年能分紅5萬元左右。加入漁業養殖協會的成員也能夠按每股分到3000多元。 鄰里關系好了,閑暇時間,姐妹們到婦女之家討論的話題也轉變成旅館管理、菜肴制作等方面。每年的“三八”節正是旅游的淡季,這時婦女之家還會將大家召集起來舉行會餐活動,讓新嫁到村里的婦女同大家認識,并評選出經營推廣的女能手。 在水際村,“吃、住、行、游、購、娛”六大旅游元素都能安排得井井有條。不用勞心勞力去拉客人的水際村婦女們有了更豐富的業余文化生活。依托村婦女之家,婦女們組成了秧歌隊、快板隊、女子健身隊,每到晚上,廣場上熱鬧非凡,游客們也很愿意加入到村民中間歡快地唱歌跳舞。 蔡雪嬌告訴記者,她有一個夢想,就是希望村“婦女之家”這個陣地能夠成為全國姐妹的婦女之家,游客能從婦女之家了解到村里婦女的奮斗歷程,可以同村里婦女一起體驗水際村人的日常生活。(本報記者許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