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競爭的激烈、人口老齡化的形成,推高了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其內容的篩選,制作過程的把關,節目播出的效果,都和主持人在節目中的角色定位密切相關。健康類節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受制于節目內容和科學性、節目嘉賓的專業性和目標受眾的特殊性。 1.節目內容的科學性和受眾構成的特殊性,決定了健康類節目主持人是健康知識的普及者 健康常識、求醫問藥、養生知識、科學飲食、保健技巧等等,皆為健康養生類節目的內容。但也出現了張悟本之流所傳授的生吃茄子、生吞泥鰍等歪門邪道。為什么偽科學能夠在熒屏上出現呢?主持人的人云亦云和媒體的嘩眾取寵都是主因。如果主持人能夠在職業素養上具備科學的精神,在錄制節目之前履行把關者的職責,偽科學就不會暢通無阻。 健康類節目內容的選擇、傳播的方式、主持人的態度都必須具備科學的精神和態度。然而,除非是醫學和藥學專業出身的主持人,一般的主持人對健康醫療保健養生知識的了解都是非專業的,甚至接近空白,加上健康類節目歸屬于生活服務類節目的范疇,其主持人多是從新聞、社教專題的主持崗位轉向健康類節目的,他們有豐富的主持經驗,但缺乏健康保健的專業知識。因此,專業知識是健康類節目主持人首先需要掌握的。 2.專家和受眾之間的知識差距,決定健康類節目主持人是健康內容的翻譯者 健康類節目主持人不是節目的主體,節目內容的主講者是請來的醫療衛生保健方面的專家,專業術語、行業領域內的習慣表達在專家看來是明明白白,對受眾來說卻很難理解。對這種存在于講述者和收看者之間的知識、專業距離,需要主持人用用淺顯的講解來拉近。專家解釋為主,主持人解釋為輔。 主持人要成為比較稱職的翻譯者,必須確立受眾意識。主持人要知道節目的受眾構成,了解受眾的需求。 《標點健康》是南京電視臺十八頻道的一檔健康類節目。開播前期的一項調查表明,關注健康養生保健內容的觀眾具有以下特點:年齡在40歲以上,女性多于男性,體弱多病者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了大多數。 健康類節目主持人既面對觀眾,也面對專家,觀眾和專家之間存在著知識、專業、表達的差距。為觀眾服務,讓觀眾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是節目努力實現的目標,也是節目能夠長久發展的根基;幫助觀眾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是主持人努力的方向。做好健康類節目的翻譯者,必須掌握觀眾的年齡、文化水平及理解能力的特點。 3.受眾需求和專家表達之間的準確對接,決定了健康類節目主持人是專家和受眾之間的溝通者 健康類節目主持人必須明白,專家直接面對病人和學生時,后者可以隨時提問,他們之間的交流極其方便。可是,專家和觀眾的面對面是非現實的,無法隨時提問和交流。進入演播廳的專家不可能像電視人那樣了解觀眾。因此,要讓專家講述的知識、方法和技巧比較準確地契合觀眾的需求,離不開主持人的有所作為,從這個意義上說,主持人又是實現專家和觀眾之間雙向交流的溝通者,應善解專家之意、觀眾之意,才能讓專家所說的就是觀眾想知道的,也是觀眾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 健康類節目主持人該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