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12、密切聯系群眾不僅是態度問題、感情問題,更是政治立場、政治本色問題(2009年1月13日) 能不能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檢驗領導干部黨性是否堅強、作風是否優良的首要標準。密切聯系群眾還是脫離群眾,不僅是態度問題、感情問題,更是政治立場、政治本色問題。 (選自《加強領導干部黨性修養,大力樹立和弘揚良好作風》,《十七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8月版,第851頁) 13、高度重視人民內部矛盾(2010年9月) 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由于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由于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短期內難以根本解決,人民內部各種具體利益矛盾難以避免地會經常地大量地表現出來。雖然人民內部矛盾是在全體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礎上的矛盾,但必須高度重視,下大氣力做好工作,以激發社會活力、增強人民團結,促進黨和國家事業更好發展。 (選自《扎實做好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社會環境》,人民日報,2010年9月30日。) 14、高度重視群眾工作(2010年10月18日) 高度重視群眾工作,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是由我們黨的性質決定的,也是由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決定的。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黨和人民事業能不能順利發展,關鍵在我們黨能不能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能不能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選自《在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上的講話》,2010年10月18日。) 15、帶著深厚感情做群眾工作,千方百計把群眾工作做深、做細、做實(2010年10月18日) 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要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完成黨的執政使命、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高度出發,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深刻認識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帶著深厚感情做群眾工作,千方百計把群眾工作做深、做細、做實。 (選自《在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上的講話》,2010年10月18日) 16、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2011年1月10日) 要加強黨的性質和宗旨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堅持黨的群眾路線,自覺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堅持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選自《在十七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的講話》,2011年1月10日) 17、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2011年2月19日) 要堅持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選自《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社會管理及其創新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2011年2月19日。) 18、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2011年7月1日) 90年來黨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是我們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集中體現,是指引、評價、檢驗我們黨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準。全黨同志必須牢記,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脫離群眾是我們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我們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使我們的工作獲得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 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拜人民為師,把政治智慧的增長、執政本領的增強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之中。要高度重視并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項權益。只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只有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各級黨政機關和干部要堅持工作重心下移,經常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做到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要把基層一線作為培養鍛煉干部的基礎陣地,引導干部在同群眾朝夕相處中增進對群眾的思想感情、增強服務群眾本領。要把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作為基層黨組織的核心任務和基層干部的基本職責,使基層黨組織成為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堅強戰斗堡壘。 (選自《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1年7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