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27、社會主義文藝是人民大眾的文藝(1997年1月11日) 社會主義文藝是人民大眾的文藝。人民需要藝術,藝術更需要人民。人民生活是文學藝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惟一源泉。在人民的歷史創造中進行藝術的創造,在人民的進步中造就藝術的進步,這是社會主義文藝保持活力的關鍵所在。要深深植根于人民群眾的歷史創造活動,繼承發揚民族優秀文化和革命文化傳統,積極吸收世界文化優秀成果,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推陳出新。要大力倡導一切有利于發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導一切有利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導一切有利于民族團結、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導一切用誠實勞動爭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激發全國各族人民艱苦創業、建設祖國的巨大熱情。 (選自《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做好文藝工作的若干意見》,《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2188頁。) 28、積極開展健康的群眾文化活動(1997年1月11日) 積極開展健康的群眾文化活動,努力做到雅俗共賞,寓教于樂。加強社區文化、村鎮文化、企業文化和校園文化建設,重視民間文藝,鼓勵業余文學藝術創作,積極吸引廣大群眾參與各種形式的文藝活動。開展文化扶貧,推動文化下鄉,建設邊疆文化長廊,組織好重要節慶日的群眾文化活動,進一步豐富城鄉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選自《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做好文藝工作的若干意見》,《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2190頁。) 29、要貼近群眾,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認真做好典型宣傳、熱點引導、輿論監督,增強宣傳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說服力。(1999年9月29日) (選自《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1043頁。) 30、把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載體(1999年9月29日) 把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載體。以“講文明、樹新風”為主要內容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是對群眾進行思想教育、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徑,是加強黨的群眾工作的新方式。創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行業等各種創建活動,都要把著眼點放在提高群眾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上,使群眾在參與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堅持從具體事情抓起,每年辦幾件作用大、影響大、群眾歡迎的實事,密切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增強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和擁護。 (選自《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1043頁。) 31、注重運用先進典型影響和帶動群眾(1999年9月29日) 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和先進人物,體現了時代精神,是實踐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楷模。要采取多種形式,大力宣傳他們的感人事跡和高尚品質。要改進宣傳方法,讓群眾感到他們可親可敬可信可學。各行各業都要注意發現和總結自己的先進典型,做到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在全社會形成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風氣。 (選自《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104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