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不是文藝青年的你,同樣可以進入影視行業(yè)發(fā)揮優(yōu)勢 在韓曉凌看來,如果一個人愛好電影,但是又不是科班出身,沒有系統(tǒng)地學過電影,其實也大可不必擔心,因為有的長處是那些所謂“文藝青年”們不具備的長處。 “比如現(xiàn)在很多片子做跨國合拍,這就涉及到國際貿易,很簡單,你涉及到另外一種貨幣,這個貨幣之間錢的支付方式,利息有多少,稅收的具體情況,不同國家對于電影的稅收是千差萬別的,有時那點利息的差別或者說對于電影行業(yè)的退稅,就能決定你是否還能有盈利的空間。” 作為幾乎參與了2000年之前所有大片引進工作的資深發(fā)行人,韓曉凌對國外電影稅收政策對收益的影響有很深刻的感受,“我在加拿大電影協(xié)會的時候,那邊的工作人員就給了我一個電影退稅的表,一張大表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表格,加拿大聯(lián)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對于電影制作都有不同程度的退稅,我估計一般從事電影行業(yè)的人,看到這張表就要瘋了。”但是作為制片人,韓曉凌必須要看懂這個表格,并且要做出拍攝計劃,為片子爭取最小的制作成本。 “像卡梅隆的《阿凡達》就是在新西蘭做的后期,最后算下來達到了數(shù)以億計的退稅,再加上新西蘭那邊的維塔工作室(新西蘭著名的視覺特效公司)的后期本來就不錯,那他為什么不呢?”在她看來,假如制片人有國際貿易方面的知識背景,再轉行來做制片人,就可以為投資人節(jié)省一部分錢,或者把錢花在更需要的地方。 經常擔任各類影視作品大賽評委的韓曉凌,對一個參賽團隊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來自于青島海洋大學的學生團隊是今年某微電影節(jié)的第一名,拍出來的東西非常好,無論是從燈光攝影還是故事結構都特別出色,后來當我們知道他們背景的時候非常震驚,他們是一群工科生。”后來在與主創(chuàng)的溝通過程中,她才知道,這些人從來沒學過視聽語言,全靠自己琢磨,看哪個片子好,就用理科生的思維去解構片子——光怎么回事,故事框架怎么回事,全都是自己琢磨出來的。 “我還曾經做過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研究,《步步驚心》火了之后,我就去看,覺得也挺好看的,我就去論壇上看了看原著的連載,看了看貼吧里粉絲的留言,從網絡上了解了一下創(chuàng)作者的知識背景,有北大學金融的,有學醫(yī)的,學理工科的,都不是學本行的。” 但是,在韓曉凌看來,他們對人物的刻畫,對劇情,懸念以及對故事的推進,不僅一點都不比職業(yè)編劇差,更讓她覺得,每個人的知識基礎和視野,加上個人興趣和素養(yǎng)的積累,對搞創(chuàng)作是非常有幫助的。“這就給了我一個啟示,未來做電影,包括做制片人,很有可能來自于其他的行業(yè)背景。在自己專業(yè)的基礎上,不了解技術就補技術,不了解拍攝就補拍攝,你說你是學法律的,都可以。假如你是‘科學怪胎’,覺得對某一方面特別了解,同樣可以,可能你在某一類型的電影中就會有非常出色的駕馭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