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現行教育體制對于電影行業的發展,真的是禍患無窮 說到中國電影的現狀,韓曉凌很擔憂火爆的票房下反映出的題材單一問題,“你看中國這一年的電影,題材上來來回回就這點東西,中國近些年來變化這么豐富,其實是有很多題材的,可是類型卻如此單一。你覺得是觀眾沒有需求嗎?看看網上這么多點擊率高的網絡作品,涉及的類型和題材,其實非常廣泛,這說明很多消費者對于文化是有多樣性需求的,但是我們的電影做不到,不是觀眾窄,是因為我們窄,那根源究竟在哪里?” 去年剛剛在電影學院教了一個學期課程的她,在教學過程中漸漸找到了答案。“我發現了中國教育體制的很多問題,別的行業我不知道,但是對于電影行業,真的是禍患無窮。我這學期講一些有關于電影技術的課,電影發行跟技術是有關的,因為你最終接受的素材,無論是聲音標準還是畫面標準,都是跟技術有關的,是必須要了解的,還有一些光學攝影原理,一些數字信號如何還原。” 講這些東西的時候,她講得眉飛色舞,興高采烈,又是圖示,又是樣本,自認為準備地很高興,但一回頭,韓曉凌就看見一屋子茫然的眼神。 “聽懂了嗎?” “沒聽懂。” “為什么呀,有什么問題嗎?” “……” “連問題都問不出來,然后我忽然意識到,我說你們是不是都是文科的呀,只有一個男生說‘老師我理科的,我聽懂了’。因為你講到膠片的原理,你一定會講到加色減色法,洗印的過程中,要調光,以及一些感光的原理,是要涉及到一些物理方面的知識,我覺得這作為通識的基礎,他們真聽不懂。我自己在工作中是經歷過這樣的問題的,包括一些洗印的問題,這是實實在在需要你解決的問題,我工作之后還經常拿出上大學時光學、機械的書看,很多基礎的原理是沒有變的。” 在她看來,缺乏對這個世界不同領域、不同空間的好奇心,成為現在創作特別局限的一個問題。“我們為什么出不了很多世界級的導演?除了文化素養方面的原因,還有就是知識結構方面的缺陷。你看詹姆斯 卡梅隆對水下的研究是世界級的,他可以深度潛水到馬里亞納海溝去拍攝電影,這對潛水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同樣是潛水愛好者的韓曉凌對這種主創人員體驗式的拍攝非常有感觸。“人在水下的時候可以找到在空氣里沒有的自由感,像魚一樣,你的呼吸可以控制你的起伏。但是,當你知道潛水對你的威脅的時候,你又有一種恐懼感,和絕望感,你任何的一個錯誤,一個緊張,憋一口氣,你就會命喪大海。所以這個體驗一定不是水下攝影師拍素材的感覺,這對于創作非常有必要。” “對中國未來的導演和制片來說,非常需要有不同文化背景和知識背景的人加入。”韓曉凌認為,這是未來的一個趨勢,而制片人應該是一個融會貫通的雜家。 (光明網實習記者 郭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