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花燈達人 曹淑貞:要讓花燈技藝代代相傳 □本報記者 林劍波 文/圖 曹淑貞正在綁扎骨架,這是花燈制作的核心步驟。 臨近除夕,家住泉州鯉城區的曹淑貞老人比往常更加忙碌。老人家中不足20平方米的大廳里,墻上掛著的,地上擺著的,全是五顏六色、造型各異的花燈。五六個技術工人正忙著制作花燈,有的在綁扎竹篾骨架,有的在涂抹糨糊,有的在粘貼布綢,儼然一個家庭式流水線生產作坊。 “前兩天剛運走一批金門縣定制的花燈,一家人忙到凌晨4點多才休息。年輕的時候,第二天補個眠,體力很快就恢復了,現在年紀大了,要兩三天才能復原。”曹淑貞一邊忙著手里的活兒,一邊用帶閩南口音的普通話對記者說,“制作花燈很辛苦,每天一坐下來,就是幾個小時。中秋節過后就開始忙,要一直忙到元宵節結束,這是一年中花燈制作的旺季,訂單要排上好幾個月。” 63歲的曹淑貞,是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泉州花燈代表性傳承人。在父親的影響下,曹淑貞從小就會扎一些蟲鳥花燈,后來進入泉州市工藝美術有限公司當學徒工,42歲走出工廠后,開始在家制作花燈。 同期的花燈藝人幾乎都退休了,過起了悠閑的養老生活。但是每到春節,曹淑貞就閑不下來,幾乎都在家里做花燈。“手中的活 兒放不下,這么多的花燈等著做呢!”她說,“彩扎花燈只能手工制作,機器做不了,需要全家齊上陣。一個訂單少則數十件花燈,多則數百件,做完一單又得接著做另一單。” 曹淑貞向記者展示了她的得意之作,這是一組泉州南音表演的彩扎花燈人物造型。每年春節,她還會以生肖為主題創作花燈,今年她專門制作了“馬踏飛燕”“天馬行空”等年味十足的生肖花燈。“藝術這東西很精深,需要不斷探索、創新。”曹淑貞說,“我干了這么多年,都不敢說自己真正出師了,學無止境呀!” 作為眼下炙手可熱的泉州彩扎花燈工藝大師,對新的一年,除了做花燈,曹淑貞還有別的打算。現在,她主動挑起了傳承泉州花燈技藝之任,擔任1所大專院校和1所小學的客座教師,為學生傳授花燈制作技藝。 “每周上4節課,3個多小時。等元宵節后開學了,我又要去給孩子們上課啦!”曹淑貞樂呵呵地說,“花燈制作技藝要代代相傳,這樣才不會出現斷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