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正月初三,泉港八方碼頭重件滾裝泊位工地上,吊車司機謝明星正加緊水下基槽施工,這已是他連續第三年在工地上過春節。 本報記者 王毅 通訊員 莊子瑜 攝
工地過年別樣樂
東南網2月3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何金)
正月初三下午,記者驅車前往泉州在建的省、市兩級重點工程——泉州灣跨海大橋。遠遠望去,大橋雛形初現,只剩中段的主橋合龍工程了。
混凝土攪拌、鋼筋拉彎、沙土運輸……現場一片繁忙。記者了解到,為保證項目建設如期推進,今年項目組只給60%的工人放了春節假,剩下的100多人奮戰在施工一線。
安徽蕪湖籍工人黃文明告訴記者,他是中國交通建設公司員工,從201 1年8月跨海大橋動工起,就扎根在這里。
“去年和前年春節都有回家過年,今年留下來值守。盡管是在工地過年,但老婆兒子從老家過來了,感覺別樣樂。”黃文明說。
黃文明領記者來到位于在建大橋南部的板房。這里,是他平時吃飯和住宿地。老婆兒子到來后,這里成了臨時的家。
黃文明的妻子林敏麗第一次來泉州,也是第一次和丈夫在異鄉過年。“一直以為丈夫在海上施工很艱苦,過來后才發現,生活條件還不錯,比想象中好很多,風景也很好。”望著眼前湛藍色的泉州灣,林敏麗微笑著說。
據悉,為了方便前來探親的家屬,項目指揮部給每個臨時家庭安排出家庭房和夫妻房。走進板房內,記者看到,冰箱、炒鍋、油鹽、蔬菜、肉類等一應齊全。
臨行時,記者朝海上望去,跨海大橋宛如一道長虹,特別美。如此美景,多虧了眾多“黃文明”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