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產業前景仍然喜憂參半 眼下,我國的動漫廣告產業已經成功起步,但要想揚帆遠航,仍須克服諸多不足甚至要渡過難關。 生產的盲目性和無目的性是我國動漫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一些原創動漫公司不經過市場調研,只顧蒙頭制作動畫片,結果產品缺乏市場號召力,無法給客戶帶來豐厚的廣告收益,也無法滿足產業鏈下游相關企業的需要。在借用動漫角色的廣告中,貓和老鼠、機器貓等國外經典動漫角色仍是廣告主首選,國產動漫角色僅有“喜羊羊”“小鯉魚”“熊出沒”等少數形象被借用。 版權保護力度不夠也是制約動漫角色廣告的重要因素。不少原創動漫企業都表示自己創作的角色遭遇過盜版。例如廣東原創動力的“紅太狼”形象居然被某不孕不育醫院用作宣傳推廣,使動漫企業及相關授權企業蒙受巨大損失。由于維權過程復雜、周期長、所獲賠償數額小,一些廣告主并不愿意用原創動漫形象代言或延伸產品。 目前國內通行的制作動漫廣告的方法是:廣告公司從廣告主那里接單并整體策劃、創意,然后外包給動漫企業執行。在此過程中,廣告公司往往將動漫企業視為下游代工者,盡量壓縮制作成本;而動漫企業則以低價競爭來贏得客戶——殊不知,制作費用是制約動漫廣告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廣告經營過程中,動漫企業和廣告公司也往往互視對方為勁敵:動漫企業盡量說服廣告主采用單純的動漫手法制作廣告,而廣告公司則會說服企業采用實拍方式。 2013年以來,我國政府已經或即將頒布一系列措施引導電視頻道選優播優,使得粗制濫造的動畫片不可能繼續出品,這有助于我國動漫廣告產業的整體發展和優化。然而,如何讓整個產業更快走入良性發展的軌道,仍然任重道遠,應當成為廣告主、廣告從業人員、動漫從業人員以及媒體人共同思考的問題。 (作者單位:廣西藝術學院影視與傳媒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