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2014年1月,中國記協發布了《第二十四屆中國新聞獎、第十三屆長江韜奮獎評選工作通知》和《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評選辦法》(以下簡稱《評選通知》、《評選辦法》,可從中國記協網下載),啟動了今年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以下簡稱“兩獎”)推薦工作。近日,本刊記者就參加“兩獎”評選和《評選辦法》修訂等問題,采訪了中國記協評獎辦公室。 1.新發布的“兩獎”《評選辦法》有哪些重要調整? 答:根據新聞界意見,今年“兩獎”《評選辦法》主要做了四項重要修改和完善。一是增設審核委員會,在定評工作前按《評選辦法》規定對參評作品和參評人選的資質再進行一次審核。二是進一步擴大自薦、他薦渠道,探索完善受理自薦、他薦參評作品和參評人選的辦法。三是進一步強調“三級”評委會履行職責,明確了“兩獎”推薦單位和報送單位兩級評委會的責任追溯機制。四是進一步明確了獲獎作品和獲獎者的退出機制。 2.中國記協2009年發布的《評選辦法》中已經提出了自薦和他薦辦法,這次修改有哪些主要變化? 今年《評選辦法》對自薦、他薦辦法的修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新增11家新聞教研機構為試點單位,探索優秀新聞作品參評的“他薦”辦法。這11家試點單位分別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這些單位主要依據新聞教學和研究中所掌握的優秀作品,按《評選辦法》規定標準和有關程序推薦,并規定每家單位報送作品不超過3件,其中該單位所在省(區、市)媒體刊播作品不超過1件。二是確定自薦、他薦名額。規定每個推薦人(單位)只能推薦1件作品或1位參評人選參加“兩獎”評選,并按規定提供相關參評材料。三是明確自薦、他薦作品和人選材料受理辦法。各評審單位收到自薦、他薦材料后要同組織系統推薦報送的作品一同評審。中國記協評獎辦公室收到自薦、他薦材料后,要與通過組織系統報送參評的作品和人選一同進行審核,在審核過程中,加強與各有關推薦單位、報送單位溝通協調,并按《評選辦法》有關規定確定作品和人選的參評資格。如協調中有重要分歧的,上報評委會領導協調。 3.為什么增加審核委員會,審核委員會由哪些人組成,怎樣發揮作用? 答:近幾年發現一些參評作品經過兩級評委會評選仍存在著導向不當、事實性差錯、病句等情況,個別參評人選材料有夸大事實或不準確的情況。為了將問題盡量解決在定評之前,確保“兩獎”權威性和獲獎作品、獲獎者的示范作用,根據新聞界建議,從2014年起評獎辦公室將在定評會前,再從新聞教研機構、新聞媒體和外宣部門選聘一些合適的專家組成審核委員會。審核委員會分若干小組,按《評選辦法》規定對參評作品、參評人選材料進行審核,并向評委會提交審核意見,為定評委員會確定參評資格提供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