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二、高校突發事件微博輿論的形成過程分析 輿論的形成一般分為六個階段,即問題的發生、輿論領袖的發現、意見的產生、事實與意見信息的傳播、意見的互動與整合、輿論的形成。[4]在微博輿論場中,高校突發事件發生時,微博輿論場中有關于事件的輿論并非一蹴而就,其形成過程會受到微博傳播規律的影響而呈現新的態勢。本文結合微博傳播規律中的幾個獨特性因素,把高校突發事件微博輿論的形成過程總結為以下四個階段: (一)高校突發事件的爆發 高校是社會組織與機構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不但要接受社會全體成員的審視,而且要接受高校內部成員的評價,因此高校突發事件爆發的原因通常可分為兩個方面: 1.國外社會環境。新時期的中國,在經歷了經濟的高速發展后,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隨著我國在國際社會話語權的提升,國外敵對勢力對我國的政治、思想侵害日益加劇,試圖通過破壞國人的思想意識等手段破壞我國的社會安定和團結。高校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先進思想,歷來是自由、民主的象征,因此成為國外反動敵對勢力進行思想、意識形態滲透的首選。在這種境況下,高校學生最容易受到國外反動敵對勢力的煽動,做出偏激、盲目的群體暴力事件。 2.國內社會環境。我國社會轉型時期的政治、社會民生、民族團結等敏感問題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特別是網絡媒體的飛速發展,使中國成為世界網民第一大國,人們參與公共話題的討論熱度與日俱增。在這個時期,社會成員對高校的熱切關注使高校突發事件往往成為輿論熱點,高校突發事件的爆發通常與高校管理理念落后、高校管理制度失調、高校組織運作機制不順暢、高校教職工言行失范等息息相關。高校組織機構的復雜性以及高校行政管理層、高校行政管理人員、高校教師、高校學生等高校主體各自對社會的認識、對事物的關注點以及思想深度存在很大隔差,因此又讓高校突發事件呈現出多種形態和類型。 (二)輿論領袖及其關注者對高校突發事件信息和意見偏向的傳播 高校突發事件中的親歷者和見證者通常就是高校行政管理層、高校行政管理人員、高校教師和高校學生等高校主體,他們是最了解事情來龍去脈的人,由于高校主體基本屬于高學歷、高素質群體,他們對突發事件的看法與觀點以及對事件和自己思想的表達相對理性與清晰,所以在微博輿論場中,高校主體是傳播高校突發事件信息和意見偏向的主要群體。另外,高校突發事件中牽涉到的高校外部人員,以及其他旁觀者中對突發事件有全面的了解和認識,并且對事件有獨到見解的那部分人,也充當著高校突發事件信息和意見偏向的傳播者。如前所述,微博輿論場是高校突發事件傳播過程中的重要公共領域,當高校突發事件爆發時,微博輿論場中特殊的平層話語權因素,讓這兩部分群體人人都能暢通無阻地迅速進入微博輿論場中發表自己的所見所聞和傳播自己對事件的看法與觀點,從而成為傳播高校突發事件的輿論領袖。而輿論領袖在各自微博中發表自己的觀點后,其各自的粉絲(即微博關注者)也參與到事件的討論中來,這時突發事件的傳播呈現出公開化、發散式、無序性的形態。如微博上沸沸揚揚的廣東某高校飯堂“菜蟲門”事件,起初由該高校三個學生在自己的微博上爆出引起該校學生和其他高校學生、網友的注意,而后其他在飯堂吃到蟲子的學生也一并在自己的微博上發布自己的經歷,更多的高校學生對這些微博進行了轉發與評論,一時間形成熱議。由于學生是“菜蟲門”事件的直接參與者,只要他們是微博用戶,他們就能隨時把自己的經歷、觀點與意見發表在微博上,其中,最初在微博上傳播該事件的學生成為事件的輿論領袖,而事件通過輿論領袖的個人粉絲群迅速擴散開來,在微博輿論場中形成眾說紛紜的場景。 (三)碎片化文本集結成主流觀點 在高校突發事件微博輿論的形成過程中,輿論領袖對高校突發事件進行首次傳播,輿論領袖的個人粉絲團對高校突發事件進行再傳播,輿論領袖是高校突發事件從毫無影響變成微博輿論場中熱門話題的助推者,輿論領袖的個人粉絲群是高校突發事件變成熱門話題的造勢者,他們對高校突發事件的傳播是高校突發事件微博輿論形成過程中最為關鍵的階段。而高校突發事件微博輿論形成的主要階段則是碎片化文本的集結,在微博輿論場中,輿論領袖及其關注者對突發事件的信息和意見偏向的傳播都是以碎片化文本呈現的,在突發事件的傳播過程中,某個碎片化文本會慢慢被關注者所認同,通過關注者的點贊、評論和轉發,進而受到更多關注者的認同,這個碎片化文本所要傳達的意見偏向則被多數人所接受,成為關注者對該事件的一個主要觀點。由于突發事件的傳播呈現公開化、發散式、無序性的狀態,多個觀點在微博輿論場中出現,對于突發事件的討論由于各種觀點的爭鳴愈演愈烈,正反評價逐漸鮮明。高校突發事件的持續發酵,各種觀點的爭鳴會在事件發酵過程中“優勝劣汰”,進而產生幾個具有代表性的主流觀點。廣東某高校一學生因就業問題跳樓身亡一事經過微博平臺的傳播之后,網民對此事呈現出多元化的看法,經過一段時間的持續討論與發酵,對消逝生命的唏噓、對學生抗壓能力的討論、對該校之前一系列跳樓事件的調侃、對責任感的討論、對學校教育的批判、對中國教育體制的批判……各種意見散見于微博輿論場中,成為該事件在微博輿論場中的幾個主流觀點。 (四)高校突發事件微博輿論的形成 從高校突發事件在微博輿論場中的傳播過程來看,主流觀點的集結其實是眾聲博弈的結果,代表著微博上大多數人的意見,那么,在幾個具有代表性的主流觀點中,人們會繼續把自己的觀點與大眾融合,從而最終形成更為集中的主流觀點,完成微博輿論的形成。由于微博突發事件傳播的公開化、發散式和無序性,最后形成的微博輿論,通常無法追根溯源地追查其中包含的信息和觀點的真實性,也就給高校突發事件的處理與解決帶來了困難。在廣東某高校一學生因就業問題跳樓身亡事件中,對跳樓學生心理素質的質疑、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等最終在各種觀點的合并與淘汰中形成了該事件在微博輿論場中的主要觀點,這幾個議題在微博中進一步引發大面積的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