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十佳風采 王春瀟:媽媽站長 俠骨柔情 2012年8月,她身懷六甲堅守在臺風報道的最前線,被省長稱為“最敬業的媽媽”…… 2012年10月,她還有一個多月就要臨盆,仍舊出現在央視電視直播的屏幕上,為觀眾介紹首個高速公路全免費的黃金周,福建省如何從容應對…… 2013年7月,她帶著襁褓中的孩子從北京返回千里之外的福建,舉家搬遷返崗工作…… 2013年8月,她還是“喂著奶的媽媽”,連續幾場臺風都在最危險的一線給大家帶來最鮮活的電視直播,副省長幾次致電對報道進行認可和表揚…… 這一切只是過去一年中,發生在這個同行眼中有些“工作狂”的“80后”女站長身上的幾個“畫面”。 她,出身軍人家庭,大學入黨,愛崗敬業,吃苦耐勞,踏實肯干,政治素質過硬。自2002年進入工作崗位以來一直從事外采記者一職。在過去的11年中,其在中央電視臺的舞臺上,通過不懈地努力得到了各界認可。在2009年新聞中心合并改組后的全臺競聘中,成為中央電視臺福州應急報道點的首席記者。并在2011年中央電視臺全國記者站站長競聘中成為福建站首任站長,其也是目前中央臺31個地方記者站中唯一一位“80后”的女站長。 自進入中央電視臺以來成長迅速,在新聞現場報道方面表現突出。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該名記者在面對每次重大災害性報道時都會主動請纓、服從分配,到最艱苦的一線,通過靈活的現場報道方式將精彩新聞第一時間傳回。在9年記者生涯中,她曾擔任突發事件專職記者,多次前往災難報道一線。2005年湖南特大洪災、遼寧阜新礦難;2006年江西九江特大地震;2008年中國南方冰雪災害、西藏拉薩“3·14”打砸搶燒事件;2009年新疆“7·5”事件;2010年福建百年一遇洪災和甘肅舟曲泥石流災害現場都有她風風火火的報道“身影”……特別是在其2009年成為福建駐站記者以后,因為崗位的變化,幾乎每次的重大突發事件都會看到她的身影。不僅“守土有責”,在其擔任福建應急點負責人期間還被抽調到甘肅、云南、廣西、貴州、浙江等多個省參與突發事件和重大新聞的采制。帶著執著的新聞理想和追求,她以飽滿的熱情,忙碌并快樂地享受著這個不能與家人團聚,時常危險重重的職業。 特別是在2010年6月的抗洪報道中,在應急報道點成立僅僅半年多的時間,王春瀟就帶領這支平均年齡只有26歲的團隊打了一場“漂亮仗”。 3路采訪,7名記者,連續16天持續關注,31條新聞,33場直播,220多分鐘時長,6條《新聞聯播》,1篇《焦點訪談》……2010年6月,中央電視臺福州應急報道點轉戰南平、三明、龍巖、泉州四市,展開福建抗洪全方位報道。僅僅10人的團隊,不僅在抗洪報道中第一時間發回最新報道,同時根據省情、災情,從各個角度用新聞的力量報道抗震救災的優秀典型和感人事例,其中《挺進寶莊村》黨員大營救的新聞開創了電視新聞直播的新模式…… 轉眼間四年過去了,從最初的只有她一名記者單兵作戰,到現在記者站20人的規模,她所帶領的記者站在省委省政府以及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等兄弟單位的呵護下成長壯大,如今記者站平均每個月產出新聞60余條,相當于每天在央視的主要新聞欄目中都有至少兩條新聞亮相屏幕。而每當臺風季和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發生時,他們都會按照總部的要求:“兩個小時內實現連線,四小時內實現視頻發稿。” 守土有責,讓她和她帶領的團隊將福建聲音通過央視的屏幕第一時間呈現,而更值得自豪的是,目前由福建記者站負責擬定的臺風報道手冊已經成為全臺分享的臺風報道手則;與此同時,記者站“深耕海西,用心記錄”,自走基層活動開展以來,記者深入山區海島,完成走基層報道近百篇,其中《廈門公安蹲點日記》、《泉州農民工子弟異籍高中調查》和《新春走基層海島行》等選題在全國產生強烈反響。 “大事不落空、小事往深挖”,作為中央駐閩媒體的一員、作為團隊的帶頭人,這個年輕的“80后”始終秉承服從央視和省委宣傳部的雙重領導。“接地氣,下基層”,用雙腳丈量福建的每一寸土地,用央視的新聞眼睛完成自己的“喉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