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作為決策智囊和參謀的智庫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中國智庫應針對經濟社會各領域的重大問題開展研究,提出富有戰略性、前瞻性、導向性、建設性的方略建議,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提供高質量的智力支持。這就需要建立一個國際國內智庫合作交流的平臺,廣泛整合學術資源。智庫刊物就是這個平臺的主要載體。 智庫刊物具有鮮明的特點。與財經類、新聞類刊物相比,它具有權威性、高端性、專業性、理論性等特點,讀者通常是專業人士,而不是大眾群體;與學術期刊相比,它具有兼容性、廣泛性的特點,讀者不局限于學術界,而是包括政府、企業、咨詢機構、科研單位、高校等較廣泛的領域。從權威性、影響力來看,智庫刊物體現在對政府部門的決策影響力、對業內專家學者的學術影響力,同時也具有較強的社會影響力。辦好智庫刊物,應注重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中國智庫刊物首先要服務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大局,服務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個宏偉目標,必須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維護和發展國家利益、人民利益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發揮對決策的參謀作用。 注重權威性和引領性。智庫刊物要在國際國內發揮影響力、擁有話語權,就必須具有權威性,對國際國內關注的問題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思想。因此,必須堅持專家辦刊、質量興刊、精品名刊的戰略思路,凝聚一批專業領域的資深專家、權威作者。同時,不斷提高編輯隊伍的專業化水準,以精益求精的作風打造精品力作。 倡導求真務實的文風。智庫刊物要切實發揮對決策的參謀作用,必須堅持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倡導理論聯系實際、勇于探索真理的文風。應做到理論性和應用性的有機統一,不僅刊登理論研究文章,而且刊登鮮活生動、接地氣的調查研究報告。通過真實可信的研究傳遞準確的信息,服務于政府科學決策。 保證持續的創新能力。創新是智庫刊物的生命與活力之所在。一個刊物只有堅持不懈地進行思想創新、內容創新、風格創新,才能永葆青春。這就要求刊物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不斷解放思想,善于發現新問題、研究新問題,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的研究方法和模式。 堅持兼容并蓄的理念。智庫刊物應努力做到兼容并蓄,尊重學術自由,允許不同觀點、不同研究方法相伴相生、和諧共處;兼顧知名專家、黨政干部、青年學者、企業家等不同層面的作者,融匯各方智慧;兼顧規范性、長篇研究文章與短小精悍的觀點性論述;兼顧黨政機關、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不同類型的專業群體。 建立廣泛合作的同業聯系機制。加強智庫刊物之間的交流,攜手合作,相互借鑒,共享網絡和品牌資源,共同擴大發展空間。(王曉紅 作者單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