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堅守崗位,無愧于新聞人的使命 有一種使命叫堅守,有一種付出叫感動。 在地震一線奔波采訪的記者很辛苦,而堅守后方的丁永權同樣不輕松?;加刑悄虿〉乃?,身體消瘦,視力也不好。地震發(fā)生后的每一天,他都要修改1.2萬字的稿件,審看50分鐘左右的電視新聞。一坐下去就是10多個小時,脖子酸了,眼睛看疼了,起身走走接著再看?!耙幌氲侥切┰诘卣鹬兴离y的同胞和勇敢的救援人員,我自己的傷痛、苦累都不算什么?!倍∮罊嘟邮懿稍L時說。 從8月3日地震開始,昭通電視臺打破常規(guī),3個頻道停播所有文藝節(jié)目和廣告,每天開展4至6次災區(qū)直播。一方面加大自辦節(jié)目滾動的量,另一方面轉播云南電視臺和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地震期間,昭通電視臺共計組織在中央電視臺播出新聞72條次,在云南電視臺播出新聞81條次。這一切的背后,都凝聚著丁永權的汗水和心血。 昭通電視臺新聞中心主任李如一說,丁永權做得多,說得少,身上有著烏蒙漢子的堅毅,他的責任與擔當不僅體現(xiàn)在像地震這樣的大災大難面前,更來自于他平時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吃苦耐勞、成熟干練的工作作風。2003年5月,在得知基層干部鐘明斌累死在貧困山村時,他與同事帶著兩臺攝像機翻山越嶺,步行30多公里進行采訪,最后用6天時間推出了《無私的奉獻》9集系列報道。 從事新聞工作15年來,丁永權勇于創(chuàng)新,勤奮采編,先后完成了20多起重大活動和重大事件的新聞策劃,有37件作品獲得省級新聞獎,曾被云南省委宣傳部、省記協(xié)授予“云南省有突出貢獻新聞工作者”榮譽稱號,被選拔為全省宣傳文化系統(tǒng)“四個一批”人才,2011年6月被確定為昭通市委聯(lián)系專家,同年8月破格晉升為高級記者。 在這次抗震救災中,丁永權的事跡感動和鼓舞了電視臺所有同仁?!八俏覀兣_里敬業(yè)奉獻的好典范,團結友善的好兄弟,公而忘私的好同事。目前,地震救援雖然結束了,但災區(qū)群眾過渡性安置和恢復重建才剛剛開始。我們會以他為榜樣,打贏下一場更為關鍵、更加艱巨的新聞報道戰(zhàn)役!”說起丁永權,郭曉東這樣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