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丁永權近影。李仁安 攝
8月17日見到昭通電視臺常務副臺長丁永權,是在他那個不足10平方米的辦公室里。略顯消瘦的他聲音沙啞,滿臉倦容。審稿、看片、協調直播,盡管魯甸地震救援過去已有一段時間,但堅守后方的他依然忙得不可開交。如果不是采訪,沒有人知道這次地震讓他失去8位親人。災難,給他帶來了無盡的悲傷;而新聞人的責任與使命,又讓他把這無盡的悲傷深深地埋進了心底。
親人離去,成了他心中永遠的痛
8月3日16點30分,正在電視臺修改稿件、等待審看當晚播出新聞的丁永權突然間感覺大地劇烈搖晃。地震了!
情況萬分危急。由于震中不明,丁永權立即在第一時間撥通了記者鄭凱健的電話,讓他迅速趕到市防震減災局了解震情。
16點35分,得知震中在魯甸縣龍頭山鎮,丁永權的心陡然抽緊——他老家銀屏村就在那里。他本能地拿出手機希望了解家人情況,但此時整個通訊網絡都已中斷,電話打不進來,也打不出去。他又連續撥了幾次,仍然無法接通。想到廣大市民急需獲知震情,丁永權暫時把家里的事擱在一邊,投入到緊張的地震報道工作中。
16點40分,電視臺迅速啟動應急宣傳預案,并派出7個采訪組趕赴災區。
20分鐘后,丁永權和臺長郭曉東召開緊急辦公會,重新統籌當晚播出的新聞節目,并做好了連線前方記者的一切準備……
時間在一分一秒地過去,前方不斷有人員傷亡的消息傳來。一個小時過去了,心急如焚的丁永權再次撥打親人的手機,終于聯系上了老家的一個表叔。他從電話里得知,74歲的老母親在地震中受傷,已經被送往縣醫院。而二弟丁永軍下落不明,生死未卜。這時,丁永權才真正意識到了此次地震的慘烈,擔心、無奈、恐懼交織在一起,猛襲他的心頭。
然而,在家里和單位都需要自己的時候,作為分管時政新聞的臺領導,丁永權義無反顧選擇了堅守工作崗位。
第二天上午9點,主持開完抗震救災報道會議后,一夜未眠的丁永權接到了老家傳來的噩耗——二弟雖然從廢墟中找到,但已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然而當臺長郭曉東詢問他家里受災情況時,他只說了兩個字:“沒事。”
處理喪事,卻時刻都在牽掛報道
了解前方情況、安排記者采訪、落實后期編輯、協調對接省市媒體……震后的電話鋪天蓋地、事情一件接著一件,緊張的工作掩蓋著丁永權悲傷的情緒。直到安排完急需的采訪和直播的相關工作后,郭曉東再次問他家里情況,他才哽咽著說出了實情。
8月4日下午,在臺長的“命令”和同事們的勸說下,丁永權匆忙趕回老家辦理二弟的喪事。當他來到村口時,眼前已是一片廢墟。鄉親們的家具、生活用品、糧食全部被埋。由于余震不斷,驚魂未定的人們都不敢進屋,只能在地里挖洋芋燒著吃。看著眼前的一幕幕慘狀,丁永權再不能自已,隱忍了許久的淚水奪眶而出。
回到家后他才知道,就在地震奪去二弟生命的同時,77歲的姑奶奶丁其芬、75歲的堂奶奶劉正英和24歲的堂弟丁永康,也被倒塌的房屋掩埋不幸遇難。更讓他傷心的是,當天在一起玩耍的11歲堂弟丁永維、8歲的堂弟丁永夢、6歲的堂弟丁永超和年僅3歲的堂妹丁永竹,都沒能跑出家門,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瞬間天人永隔……
說是回家處理喪事,可在短暫的兩天時間里,丁永權的心一刻都沒有離開過電視臺和不斷加重的災情,由于他在此次地震宣傳報道中承擔著重要的角色,救災一線的記者隨時都在打電話聯系他,他也不斷地與前方記者和臺里溝通,還得協助東方衛視、云南衛視、成都電視臺等市外媒體的災區采訪。在地震中遭受重創的老家銀屏村雷家坪子一度處于和外界“失聯”的狀態,救援人員一時進不來,被埋群眾得不到營救,丁永權又冒著生命危險,用手機拍攝了大量視頻和圖片發布在微信平臺上,終于聯系到了前來救援的武警官兵。
8月7日早上,含淚料理完二弟和另外7位親人的后事,丁永權又到魯甸縣城看望了受傷的母親,而這次與母親見面距地震發生已經過去了整整4天。
堅守崗位,無愧于新聞人的使命
有一種使命叫堅守,有一種付出叫感動。
在地震一線奔波采訪的記者很辛苦,而堅守后方的丁永權同樣不輕松。患有糖尿病的他,身體消瘦,視力也不好。地震發生后的每一天,他都要修改1.2萬字的稿件,審看50分鐘左右的電視新聞。一坐下去就是10多個小時,脖子酸了,眼睛看疼了,起身走走接著再看。“一想到那些在地震中死難的同胞和勇敢的救援人員,我自己的傷痛、苦累都不算什么。”丁永權接受采訪時說。
從8月3日地震開始,昭通電視臺打破常規,3個頻道停播所有文藝節目和廣告,每天開展4至6次災區直播。一方面加大自辦節目滾動的量,另一方面轉播云南電視臺和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地震期間,昭通電視臺共計組織在中央電視臺播出新聞72條次,在云南電視臺播出新聞81條次。這一切的背后,都凝聚著丁永權的汗水和心血。
昭通電視臺新聞中心主任李如一說,丁永權做得多,說得少,身上有著烏蒙漢子的堅毅,他的責任與擔當不僅體現在像地震這樣的大災大難面前,更來自于他平時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吃苦耐勞、成熟干練的工作作風。2003年5月,在得知基層干部鐘明斌累死在貧困山村時,他與同事帶著兩臺攝像機翻山越嶺,步行30多公里進行采訪,最后用6天時間推出了《無私的奉獻》9集系列報道。
從事新聞工作15年來,丁永權勇于創新,勤奮采編,先后完成了20多起重大活動和重大事件的新聞策劃,有37件作品獲得省級新聞獎,曾被云南省委宣傳部、省記協授予“云南省有突出貢獻新聞工作者”榮譽稱號,被選拔為全省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2011年6月被確定為昭通市委聯系專家,同年8月破格晉升為高級記者。
在這次抗震救災中,丁永權的事跡感動和鼓舞了電視臺所有同仁。“他是我們臺里敬業奉獻的好典范,團結友善的好兄弟,公而忘私的好同事。目前,地震救援雖然結束了,但災區群眾過渡性安置和恢復重建才剛剛開始。我們會以他為榜樣,打贏下一場更為關鍵、更加艱巨的新聞報道戰役!”說起丁永權,郭曉東這樣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