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 相關 陳彤簡介 河南開封人,1967年生。 于1997年參與新浪子公司北京四通利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屬的利方在線網站的初創工作,1998年3月正式加入公司。 擁有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碩士學位等。 ●1997年4月-1998年8月 任利方在線體育沙龍版主。 ●1998年9月-1999年6月 任新浪網新聞中心主編。 ●1999年6月-2000年6月 任新浪網內容總監。 ●2000年6月-2002年5月 任新浪網中國區執行副總經理。 ●2002年5月-2003年11月 任新浪公司副總裁兼總編輯。 ●2003年11月-2007年2月 任新浪公司資深副總裁兼總編輯。 ●2014年10月22日 辭去新浪副總裁、新浪網總編輯職位。 ●2014年11月4日 加盟小米,任副總裁。 ■ 對話 陳彤:于公于私我都要加入小米 陳彤宣布加盟小米,為猜測陳彤離職后去向各種傳言畫上了句號。11月4日,陳彤在發布會結束后接受了新京報記者的采訪,他表示,離職是因為覺得工作越來越沒有挑戰,小米成立不到五年市值超百億美元,聯合創始人王川是其26年好友,因此于公于私都要加入小米。 因為沒挑戰所以離職 新京報:關于你的離職一直傳言不斷,現在成真了。離職的原因是什么? 陳彤:我越來越覺得工作沒什么挑戰了。意識到應該去尋找一個比較新的領域,去迎接新的挑戰,而不是10多年都在做的事情。我的離開是必須的。 新京報:是先考慮了離職的可能性,后選擇了小米? 陳彤:對。 新京報:為什么是小米? 陳彤:于公于私我都要加入小米。小米非??焖俪砷L,還不到五年,市值超過100億美元。而且,我認為雷軍對互聯網的理解和完美度追求的癡迷,可能是我見過的互聯網領軍人物的第一號。至于私人的理由,王川是我多年的朋友。 新京報:直接原因是小米聯合創始人王川的邀請? 陳彤:我和王川相識26年,是他把我帶進互聯網殿堂,1997年年初帶我撥號上了網,第一個上的網站又是新浪網的前身。我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畢業后,加入了王川當時的創業公司,現在他叫我回來也義不容辭。 新京報:市場上都在傳360、騰訊等公司曾伸出過橄欖枝,是真的嗎? 陳彤:有一些確實在跟我溝通,就不多透露了。 最初想做全國最大體育網站 新京報:靈魂人物離開新浪,對新浪有什么影響?你如何割舍與新浪的感情? 陳彤:首先,我很自豪。在新浪重要發展階段做了事情,但我也知道,我的能力對于新浪來說就到這里了。希望通過我的離開,讓更多新來的人,有以前沒有想象過的機會,把新浪的垂直化、移動化發展再帶上一個臺階。 新京報:你說“在新浪的使命已完成”,使命是指什么? 陳彤:新浪最初就是幾個球迷、幾個體育迷給玩起來的,最初也沒有想過做什么媒體,更沒有想到上市掙錢。做著做著也就做成了現在的規模,而那些人也都相繼離去了。 我想,本身不是為了名利而來,早晚有一天也需要漸漸隱去。其實夢想最初就是想做成一個全國最大的體育網站,這個目的早就實現了。 新京報:在2013年新浪進行過一次“移動為先”的組織架構調整,外界認為,微博受到重視,門戶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陳彤:對于微博成長壯大,我當然感到非常欣慰。早期微博架構確定時,在名人戰略、政務微博推進中,我們原來門戶的團隊也做了很多工作。 來小米需要有創業心態 新京報:你個人參與到了小米早期的投資,具體是一個什么過程? 陳彤:4年多以前,我去拜訪雷總,其實是想拉雷軍開微博。一共聊了40多分鐘,開微博的事在一開始就搞定了,后面都是雷軍在昏天黑地談論他要做的新產品。最后,我個人決定投一點。 新京報:在新浪時,你被同事認為過分嚴苛,而雷軍也容易給人“鐵腕”的印象,二人行事風格是否十分投機? 陳彤:從一開始其實是比較欣賞對方的管理理念、產品理念。我確定來以后還問雷軍,怎么早點不找我?他說,“找過你啊,我問過你愿意不愿意創業啊。”來小米,需要有一個創業的心態。 新京報:現在已經準備好這樣一個心態了? 陳彤:是的。以一個很低的姿態做事,重新歸零,以創業者的心態看問題。(劉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