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開欄的話】 2014年是美麗廈門戰略規劃全面實施的一年。圍繞“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廈門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五位一體”建設,不斷推動城市轉型、產業轉型,促進美麗廈門的全面提升。 年終歲首,為了更好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深化美麗廈門建設,本報今起推出“美麗廈門年終特稿”,記者下基層走現場,從多規合一、機構改革、社會治理、產業轉型、生態文明、民生保障等方面講述、盤點廈門的探索、實踐與成效,激發新活力,力促廈門科學發展跨越發展。 市行政服務中心“多規合一”建設綜合服務廳。(本報記者王協云 攝) ●本報記者 殷磊 張明蕾 2014年,作為全面深化改革、落實美麗廈門戰略規劃的基礎,廈門市委市政府全力推進“多規合一”工作,不僅形成了全市統一的空間規劃“一張藍圖”,更在此基礎上,率先全國構建起統一的業務協同平臺,大大提高了審批效率。“多規合一”不僅是規劃的協調統一,更是城市管理流程、管理體系的再造,折射的是政府職能的轉變,效率的提升。 現場>> 多部門整合 并聯審批 最能夠直觀體現“多規合一”工作成效的,是推動行政審批改革的“橋頭堡”——市行政服務中心。昨日,記者走進市行政服務中心。一進大廳,就看見東側立著一塊電子觸摸屏。屏幕上,并聯審批的辦事指南被專門單列出來,格外醒目。多部門并聯審批,正是“多規合一”帶來的重要變化之一。 步入三樓的“‘多規合一’建設綜合服務廳”,記者看到,這里設置了兩排共30余個業務窗口,每個窗口前都有人在辦理業務。與過去完全不同的是,這里的窗口不是簡單地按照規劃、國土、發改等部門設置的,而是按照建設項目的審批階段跨部門設立的。 “以前每個窗口都排著很長的隊伍,因為按照過去的審批流程,項目的每個階段、每個部門都要遞送材料,一個窗口要跑好幾遍,來回審批”,正在窗口取件的鄭先生告訴記者,一個項目審批下來,身心俱疲。“多規合一”之后,一切繁瑣的手續都簡化了,他只要根據項目各個階段的辦事指南,把材料準備齊全,遞交到窗口,就可坐等審批結果,“這不,我接到了后續消防材料辦結的短信通知,就趕來取件了”。 盤點>> “一張藍圖”上建立“一個平臺” 上周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規劃體制改革,健全空間規劃體系,積極推進市縣‘多規合一’”。目前,大多數城市的“多規合一”工作還處在播種、育苗的階段,而在廈門,這項工作已經結出了甜美的果實:2014年,作為全面深化改革、落實美麗廈門戰略規劃的基礎,廈門市委市政府全力推進“多規合一”工作,不僅形成了全市統一的空間規劃“一張藍圖”,更在此基礎上,率先全國構建起統一的業務協同平臺。經過幾個月的試運行,目前“多規合一”的審批流程已經建立,建設項目審批效率得到極大提升。明年元旦起,我市將全面運行“多規合一”的建設項目審批流程。 “多規合一”的基礎工作,是繪出“一張藍圖”,讓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和林業、市政、水利、海洋等與城市空間相關的專項規劃在這張藍圖上達成“共識”,不再各說各話。今年3月,我市成立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蒙徽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以規劃、國土、發改三部門為牽頭單位開展“多規合一”編制工作。在海量的調研工作基礎上,經過不斷的部門協調和市區聯動,“一張藍圖”繪制完成。在“一張藍圖”的基礎上,今年廈門更構建起一個涵蓋所有項目審批部門的統一業務協同平臺。通過這個平臺,行政審批系統內實現網絡互通,變串聯審批為并聯審批,“跑部門”變成了平臺上的部門內部協調,審批效率大幅提升,用項目申請人的話說,“就像老牛破車換成了動車”。 廈門兩岸金融中心核心啟動區市政道路二期工程11月21日進入用地規劃許可階段的審批流程。12月5日,負責辦理項目前期流程的工作人員就接到了收件短信通知。僅僅用了9個工作日,工程就走完了用地規劃許可的全部流程。而按照傳統的審批流程,至少需要約53個工作日。 廈門的“多規合一”工作不僅是規劃的協調統一,更是城市管理流程、管理體系的再造。目前,我市已經有20個項目進入“多規合一”平臺的審批流程,其中9個項目已經辦結用地規劃許可,辦理時限都沒有超出10個工作日。 【數字】 一張藍圖 摸清差異圖斑共12.4萬塊,面積306平方公里。劃定了生態控制線約980平方公里,建設用地規??刂凭€約585平方公里、建設用地增長邊界控制線約700平方公里,產業區塊控制線約118平方公里。 一個平臺 就申請材料而言,用地規劃階段申報材料由25項減少至6項。就辦理時限而言,由以前的7個部門精簡為3個部門,9個審批環節被縮減為4個審批環節,辦結時間由約53個工作日縮短為10個工作日。 【點評】 多規合一促進政府職能轉變 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理事梁伯彤:“多規合一”政務平臺的建設,核心是提高、改變政府審批的方式,由各部門分散審批,轉換成綜合并聯審批,從而大大提高審批效率,這是真正服務百姓的轉變。 廈大城市規劃系教授、市城市規劃學會會長馬武定:將多規合一落實到“一個平臺”上,說到底就是在做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最終會促使政府職能轉變,并能科學準確把握我市未來五年、十年的發展變化,做出前瞻性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