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東南網12月27日訊(福建日報張知松 林丹)25日,雖是晴天,但仍寒意陣陣。8:00,大田縣前坪鄉武裝部長、文江河流域山川段及湖坪段河長張國慶與同事一起乘上車,前去巡河。 汽車在彎曲的山路上盤旋。前坪鄉是大田縣的重點礦區,采礦業曾經相當輝煌,卻也因此使水土遭受破壞,留下了累累“傷痕”。目前,礦區水土流失治理、生態修復正有序進行中。 8:30,張國慶下車查看山川河段水情,沒走幾步,就看到了渾濁的河水,心里頓時一揪。 “糟糕,今天河水怎么變成褐色了?”一起巡河的鄉干部蔣芳毅說。 “快去拿個干凈的礦泉水瓶,裝些水送去檢驗?!睆垏鴳c一邊對蔣芳毅說,一邊拿出手機拍了幾張照片,然后上傳至縣里的“河長易信群”。 今年初,大田河長辦與大田電信分公司合作組建“河長易信群”,每名河長、執法巡查人員每天要將河道現狀圖片、問題情況等信息發到群里,以此接受監督,也讓縣鄉領導準確、及時地掌握全縣所有河道情況。 幾分鐘后,張國慶收到縣總河長發來的微信:“請迅速查明污水的來源?!?/p> 沿著污水往上游尋找。9:20,他們來到聯星礦業公司,經一番仔細查看后,終于找到“禍首”——尾礦的一個沉淀池。只見沉淀池裂了道縫隙,含有鐵粉的褐色污水一直在往外滲。 張國慶又將現場照片上傳到易信群。當務之急是阻斷污水,挽救河水。經一番討論,決定:馬上把污水引到另一個沉淀池,暫時用沙袋堵住滲漏縫隙。 11:20,滲漏沉淀池被眾多沙袋包圍,褐色污水停止外漏。張國慶松了口氣,和同事重新上路。 “快看!”14:40,在前坪鄉湖坪村,順著蔣芳毅手指的方向,張國慶隱約看見渾濁的河水。走近一瞧,原來是河岸邊的擋土墻塌陷了,導致污水橫流。 拍照、記錄、聯系村干部、商討處置方案……16:40,擋土墻缺口被沙袋堵住了。 17:50,一行人回到鄉政府。張國慶徑直走入辦公室,更新了河道巡查臺賬。 “山川片區礦山多,我們要隨時提防上游礦山企業排污入河,還有像擋土墻修復加固等事,每天都得繃緊著弦?!彼罡泻娱L不好當,既是河道“保安”,又是河道“保姆”“醫生”。 像張國慶這樣的河長,大田全縣有168人,大部分由鄉鎮主要領導、駐村隊長兼任。 “自從有了河長,河水清多了,村民也更愛護河水,不再往河里倒垃圾。”前坪鄉山川村村民林建都深有感觸地說。 2009年,大田即探索推行“河長制”,明確河長為包河治理第一責任人。2013年,該縣按屬地管理原則,由鄉鎮長擔任轄區總河長;全縣200個大小河段均設立河長,實現了縣、鄉、村三級“河長制”全覆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