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林頓·威克斯(Linton Weeks)在美國國家公共電臺網站開設了“初態新聞”(The Protojournalist)專欄。“初態新聞”是一個新聞實驗,致力于研究如何在新聞報道中用新鮮的方法講好故事,其實驗內容包括聽覺、視覺、文本以及交互等方式。作者認為,每個故事都是一個更大的故事的一部分,可以有多種方法來講述。 1.在新聞中,變化是唯一的不變。歷時一年半,總計250多個帖子,到今天“初態新聞”講述實驗已經走到終點。 2.無論結果如何,嘗試都是可貴的。自2013年6月14日開始,這項新聞實驗一直致力于探索講故事的新方法。在第一篇文章里我寫道,初態新聞要“從聽覺、交互、視覺、文本等多個方面講述故事;對話、圖表、詩篇、歌曲、電影、照片、聲音和窗口,甚至一些我們想不到的東西,都是故事”。 3.同一個故事,講法有很多種。我視頻采訪過一位在白宮工作過,想要領養三個盲童的盲人;創造了一個“美國總統丑聞故事”通用模板;以一個四道主菜食譜盤點了美食明星保拉·迪恩的人生故事……我希望通過這些抓人的小故事,寫出新鮮生動、別具一格的美國。 4.有時,故事本身會選擇一種特定的講述方式。我用“咆哮體”來反對咆哮,用連篇俗語來為“俗話說”背書。我也提出一些有意思的問題,比如“白色膠帶是不是一種膚色種族歧視?”“是不是只有富人才能當美國總統?” 5.每個人都能講故事。我向電臺的所有受眾征集故事,每次都有回應。由此,“初態新聞”產生了一些子項目,如“用六首歌講述你的一生”“雜物抽屜反映人格”等。 6.空間的利用是大學問。一些故事素材提供者告訴我,他們喜歡列表方式的新聞,像地圖、維基百科條目、給政治對立人群的食譜和購物單都是不錯的選擇。 7.主客體間的轉換。我最喜歡的實驗是“關于你的文章”,其中“你”既是主體的作者,又是客體的主題。 8.未開發空間依然廣闊。“初態新聞”發掘了一個有趣的方法,即基于搜索引擎,用信息拼貼的方式來獲取對一個物體的描述。 9.永恒是短暫的。網絡上的文章既永恒又稍縱即逝,一些實驗故事因為鏈接失效或電子設備問題而徹底消失。 10.朋友們的建議給了我很大幫助。接下來我會在網站上開設美國歷史專欄,這個想法是在和一些曾經或正在教歷史的朋友的交流中不知不覺碰撞出來的。 總之,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繼續用這個項目中積累的經驗面對歷史,發掘歷史。(劉詩萌編譯自美國國家公共電臺網站,原著:林頓·威克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