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山東廣播電視臺:融媒體 新玩法 融媒體 山東廣播電視臺將旗下各電視臺、網站的采編人員整合成一個作戰團隊。 上會記者采到的所有新聞,第一時間都在統一平臺集中發布快訊。 編輯將各類新聞按照不同播出渠道制作不同的新聞類型。實現一次采集,多終端發布。 炫酷技 16億像素720度全景圖第一次應用在全國兩會報道上,是國內首創。 在京搭建兩個演播廳,搖臂和固定、跟蹤攝像機,高倍聚光燈等統統“上陣”。 還記得《山東省長郭樹清:承諾山東人不去香港搶奶粉》的這條新聞嗎?這是山東廣播電視臺旗下的齊魯網在全國兩會上第一時間發出來的,之后上了各大媒體的頭條。在今年的全國兩會報道中,山東廣播電視臺實實在在嘗到了媒體融合的甜頭。當初在制定報道方案時,“融”和“新”是他們主抓的重點。兩會結束,盤點成績,“融”和“新”讓他們在兩會報道奮戰中收獲多多。 融·一次采集多終端發布 這里所謂的“融”,既指整個報道團隊的大融合,也指播出平臺的全媒介融合。今年山東廣電全國兩會報道團隊,集合了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齊魯網及山東廣電各頻道頻率的骨干力量,組成“2015全國兩會山東廣播電視臺融媒體報道”團隊,他們制作的新聞,通過電視、廣播、網絡、電腦、手機、PAD等不同平臺,為廣大觀眾、網友提供不同的新聞服務。真正打通了“任督二脈”,實現了徹底融合。 山東廣播電視臺新媒體中心團委書記、齊魯網采編部主任張曉博介紹,齊魯網專門為全國兩會報道設計了網頁,開設《融媒體報道》《圖觀好聲音》《兩會大家談》《兩會直播臺》《厚道魯商》《周諾兩會日記》等10多個欄目,從不同角度給觀眾、網友即時提供兩會新聞。 為了實現一次采集,多終端發布,山東團隊在采編流程上也實現了融合采編。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推出《直播山東兩會融媒體直播》《圖觀好聲音》《全景兩會》三大“殺手锏”,通過移動終端,全天候直播兩會會場內外。所有上會記者采訪的內容都先在“直播山東兩會融媒體直播”平臺上發布快訊,隨后編輯將內容整理為新聞稿件在齊魯網播發,重要內容在山東衛視、山東電視公共頻道等播發。 除了“融”媒體、“融”媒介,他們還要“融”代表委員,跟觀眾互動。 張曉博拿出一張名片,正面有兩個二維碼,背面也有兩個二維碼,每個二維碼下面有一行小字,分別寫著:“山東廣播電視臺微信”“齊魯網微信”“手機齊魯網”“代表互動交流群”。掃描這些二維碼用來干什么呢? 這是山東報道團隊今年新推出的山東廣播電視臺·齊魯網媒體服務卡。張曉博說,這卡在會上可受歡迎了,代表委員都搶著要。說著,他拿出手機給記者看,在“代表互動交流群”中,可以看到代表委員正在聊的話題,有近20位代表在這個群里。“以前跟代表有距離感,這次通過交流互動,現在跟他們就像朋友一樣。” 他們還設置了跟網友互動的板塊“給代表委員捎句話”,而且所有上會的記者都擔負“傳話人”的角色。打開那個互動欄目,記者看到上面有網友說:“幫我問問生二胎的問題吧。” 新·16億像素全景圖首次“上會” 山東廣播電視臺兩會報道團隊發出的新聞《山東省長郭樹清:承諾山東人不去香港搶奶粉》《山東人大代表的“行囊”都裝了啥?》以及有關“厚道魯商”的話題等上了央視新聞,占據了各大門戶網站的新聞頭條,還有全國人大代表專門找上門來要求做專訪。在記者采訪的當天下午,該臺在北京搭建的2號演播廳就安排了5場訪談節目。 跑了7年兩會,張曉博深有感觸。2009年齊魯網剛剛成立,那時代表委員都愿意接受大媒體的采訪,但今年就不一樣了,高新技術給融媒體報道帶來了今非昔比的變化。 2號演播廳外,有一個非常顯眼的顯示屏,能夠720度觀看兩會期間人民大會堂的內景和外景。記者觸屏點擊,從各個角度進入到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現場,仿佛身臨其境,清晰度比高清還高清。 這是齊魯網制作的16億像素全景圖,第一次應用在全國兩會報道上,這個國內首創,震撼了在網上體驗的網民,也吸引了參加兩會的人大代表。有的代表作完訪談節目后體驗了一把。張曉博說,他們也沒有想到這項新技術能讓代表饒有興致,有的代表說,如果能把企業的生產線拍下來,放到產品的包裝上,客戶通過掃描二維碼,就能看到企業的生產線,看到產品是這樣生產出來的,那該多好啊。 新技術帶給山東廣電的還不止這些,在北京搭建的全國兩會山東廣播電視臺·齊魯網1號演播廳及2號演播廳,功能更加完善、技術更加先進。2號演播廳有3個機位;1號演播廳能放4個機位,有高大上的搖臂和固定、跟蹤攝像機,高倍聚光燈。這兩個廳與位于山東濟南臺演播室形成縱深切換,3個演播室互動,顯示著山東廣電的實力。 除了硬件高新,服務也是蠻貼心的,山東廣電設立了史上首個“兩會融媒體服務中心”。“來這里的代表委員可以上網查資料、打印文件,喝喝茶,體驗我們的新技術。”張曉博說。(李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