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7月23日,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發布了第3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6月,中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4.61億,較去年年底增加2823萬人,網絡視頻用戶使用率為69.1%,比去年年底上升了2.3個百分點。 2015年網絡劇延續去年的熱潮,整個市場進一步繁榮。各家視頻網站在不斷加大投入的同時,也在積極探索著新的盈利模式,一場行業的大戰漸趨白熱化。華西都市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國內幾家知名視頻網站正在探索更多的盈利模式,比如會員制、內容收費、衍生品銷售、品牌推廣等收益方式。目前正在熱播的《心理罪》、《盜墓筆記》等,視頻網站推出差異化排播方式,“廣告 會員”的組合收入模式,是否是一種新的盈利契機?是否能實現利益最大化呢? 資金、人才不斷涌入網制節目砸錢與收錢齊頭并進 以前說起網絡自制劇或自制節目,總是和“庸俗”、“山寨”、“非主流”等字眼聯系在一起。隨著資金、人才的涌入,網絡綜藝百花齊放。從街頭惡搞,到明星真人秀,從名嘴侃大山,到藝術家聊藝術……為滿足網友的各種需求,除了內容上,還有投資上。2015年優酷土豆集團拿出6億元用于內容建設,而接受百度、小米注資的愛奇藝更自制綜藝經費上不封頂,將隨時根據項目調整。騰訊視頻的《Hi歌》也號稱制作費近億元。土豆和《中國好聲音》原版模式團隊合作打造《少年好聲音》,僅制作經費就超過1億元。 高投入是為了高回報,內容質量好了,廣告商自然也多了。比如愛奇藝自制綜藝節目《奇葩說》,第一季某服裝品牌以5000萬元的高價成為該節目的冠名商。在第一季創造總播放量破2.3億的成績后,6月26日上線的《奇葩說》第二季,總冠名由時尚購物APP接棒。除了節目冠名、常規植入、口播權益外,《奇葩說》第二季選手的服裝大部分由該服裝品牌提供,用戶在收看節目的同時能夠同步購買奇葩的同款服飾,實現對于全新冠名品牌定位的塑造和強化。此外,更吸引了五大品牌投放,總投放額度超過億元。 還以為視頻網站盈利單一?搭車網絡電影一部即可分賬百萬 除了廣告、冠名等方式,視頻網站也在嘗試付費看劇,把很多引進的獨家劇集放在VIP里播放,比如精品美劇《權力的游戲》,騰訊視頻在觀看模式方面結合了‘付費看全季’ ‘限時免費’兩種方式——購買會員,才能夠觀看所有引進的劇集;非付費會員也能在美劇頻道中,以限時免費的方式觀看到部分劇集。 在騰訊視頻PR霍亞男看來,網劇的付費時代是在互聯網時代必然會出現的事情,今年好萊塢影院收費業務就取得了600%的增長幅度。 隨著國內電影市場的火爆,網上觀影也正成為一種熱潮。有媒體報道稱,愛奇藝作為提出網絡院線概念和模式的網絡平臺,付費點播票房分賬使得項目合作方最高可獲得達7成的分成比例。其中,《道士出山》系列兩部作品作為今年現象級的網絡大電影,輕松刷新網絡大電影分賬破百萬的最短時間紀錄,僅《道士出山1》就已獲得200萬分賬的驕人成績。(記者 荀超 實習生曾琦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