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傳媒前景看好,市場如何估值 東方富海總裁程厚博:為什么現在市場對傳媒公司有較好的估值?一是老百姓對文化傳媒的需求量大增;二是移動互聯網對傳統傳播模式的顛覆給了大家極大的想象空間;三是上市公司的數量稀缺。 講故事最終要回到以營利為目的。通常我們依據兩個指標:一是企業在做什么,未來市場需求容量、剛性的和柔性占比;二是考察團隊,重點是團隊領袖的選人策略和工作經驗。 建投華文傳媒投資副董事長張向東: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技術升級,移動互聯網估值比傳統媒體要高。體育產業歸類于娛樂產業,是人們對精神物質和娛樂的需求,影響力比傳統文化產業的核心外延大,上下游產業鏈長,未來在中國資本市場的估值會非常高。 長江證券承銷保薦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何文熹:投行看估值通常會參考未來的現金流折現——如何確定參數和預設,再就是相對估值法。與其說交易是估值的結果,不如說交易是一門藝術。 媒體轉企改制,看好哪些領域 建投華文傳媒投資副董事長張向東:重點關注傳媒的轉企改制;第二關注中國傳媒企業在跨境融合和轉換過程中的機會;第三個領域是新興的互聯網行業;第四則是從戰略層面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政策的智庫產業領域,幫助國內文化傳媒企業走出去。 達晨創投合伙人胡德華:看好文化傳媒和國企改革。同時看好汽車APP(應用程序)移動終端市場,遠程診斷——通過收集信息,能和保險公司有效地交流故障的數據,節省下來的保費和保險公司進行分成,這種海量的市場會是未來的機會。 傳統媒體轉型,平臺怎樣搭建 東方明珠新媒體總裁凌鋼:媒體融合很重要的一點是通過證券化資本化來實現,東方明珠新媒體的定位是通過互聯網媒體企業的架構實現媒體融合。我們在探求互聯網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 華聞傳媒副董事長汪方懷:報業已經轉向綜合服務門戶到配送信息服務。今后傳媒主流一定向移動互聯網轉移,像類似于手機這樣的第一媒體轉移。所謂融合肯定有優勝劣汰,有分拆也有整合。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打造互聯網平臺型傳媒集團來搶占資源,開發特色內容——打造互聯網的視頻生態圈,把用戶調動起來是未來發力的方向,是痛點也是引爆點。 合鯨資本合伙人霍中彥:傳媒行業中具有好內容的公司下一步發展要尋找新的渠道和平臺。這些新的平臺才能真正叫媒介,他們掌握了流量入口,最后這個超級平臺將極大地重組整個媒體內容創造的流程和商業邏輯重構。 介入資本市場,選擇什么路徑 國信證券投行執行總經理汪怡:最重要是企業對自己的認識。IPO(首次公開募股)需要企業具備獨立發展和增長能力,上市過程比較漫長,上市以后企業要靠自己來運作。 在類似最近的股市環境下,企業最好選擇上新三板,成本特別低,投資人擁有變現渠道。但需要考慮流動性。今年7月以來,新三板出現流動性瓶頸,如果長時間無法解決,對定價、估值和流動可能造成一定傷害。 例如新三板的傳媒企業目前普遍市盈率在30倍之上;在并購市場上因為幾家大型收購企業掌握定價權,傳媒企業估值比較穩定,只有15—20倍,兩個市場之間的落差很大。新三板上的虛高估值會使企業對自己的認識出現很大偏差,或者透支了未來年份的利潤。新三板企業掛牌后的3—4年可能是創業以來最艱難的日子。 總之而言,企業要對自己有一個明確的認識,清晰的定位,認準一條路就要走下去,不能來回折騰。(證券時報記者游蕓蕓、余勝良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