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浙江省:發揮“負面案例清單”的倒逼作用 導讀:浙江省新聞道德委員會細化舉報查處、案例評議、調查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制度,通過建立“負面案例清單”,嚴肅查處、通報懲戒,強化自律、形成約束,同時,注重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初步形成了新聞道德建設的長效機制。 完善工作機制,切實加強制度建設 浙江省新聞道德委員會制定了《浙江省新聞道德委員會工作辦法》,建立起評議制度、協調制度、通報制度、追究制度、警示制度、評估制度和監督制度等七項制度,在實際操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比如協調制度的運行使新聞道德委與新聞宣傳管理部門、新聞機構主管主辦單位能夠一起協調解決查辦舉報投訴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研究解決調查和處理的協作配合問題,確保了舉報查處和典型案例評議落在實處。 從2013年5月成立起,就向社會公開舉報投訴熱線。這條常態化的熱線,成為接受社會各界對新聞界投訴的有效渠道,也成為廣大群眾反映社會問題的輿情窗口。 抓住典型案例,建立“負面案例清單” 始終把違反新聞道德的典型案例作為重點監督內容,建立“負面案例清單”,嚴肅查處,通報懲戒。試點以來,已將11個典型案例提交新聞道德委員會全體會議進行評議,提出處理意見。這些典型案例涉及報道價值導向失當、報道傾向低俗、報道細節失實、評論論據失據、不良廣告等。這些典型案例列入“負面案例清單”后,警示倒逼媒體記者編輯認清道德底線、增強道德自覺、提升職業素養。 加強聯動統籌,提高綜合治理效應 把浙江省首創的新聞行業社會監督制度納入新聞道德委的管理之中,形成覆蓋全省媒體的社會監督網絡。這支擁有500多名社會監督員隊伍具有敢于擔當的責任意識,堅持批評和點贊雙管齊下,除丑與揚善兩箭齊發,有力地維護了媒體的公信力和影響力,成為新聞道德建設中一支重要隊伍和得力助手。 狠抓道德自律,彰顯媒體社會責任 2013年的中國記者節來臨之際,浙江省新聞道德委和浙江省記協共同起草制定了《浙江媒體新聞道德自律公約》,這個自律公約得到了省內媒體的積極響應,共有151家新聞單位簽署該公約,共同向全社會作出莊嚴承諾:堅持正確導向,忠實履行使命;堅持服務人民,大力改進作風;維護新聞真實,杜絕虛假報道;恪守職業倫理,打擊新聞敲詐;注重傳播效果,抵制低俗之風;加強媒體自律,重視社會監督。 加強理論探索,夯實記者思辨功底 2014年浙江省新聞道德委員會、浙江省記協和浙江傳媒學院聯合舉辦了“媒體道德和社會責任”研討會,通過對一批新聞道德和社會責任方面的典型案例為樣本,由專家學者和編輯記者組成典型案例剖析研究團隊,探討新聞敲詐和“新聞四害”的成因與治理對策。研討成果結集出版《守護與敬畏》一書,發放全省媒體學習參考。 本文摘編自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來穎杰在9月24日召開的新聞道德委員會試點工作交流研討會上的發言,轉發請注明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