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福建省:典型引路 懲戒引導并重 導讀:福建省新聞道德委員會通過融入工作大局、深化典型引路、堅持懲戒引導同舉并重等有效措施,讓道德委工作有地位有舞臺,有抓手能落地,有養份入腦入心。 融入工作大局,讓道德委工作有地位有舞臺 相關領導及時傳達重要文件精神和相關宣傳要求,并組織道德委的同志學習;部署年度宣傳工作,將道德委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組織重大主題采訪活動,同步安排專題新聞評議;做好突發敏感問題和災害事件輿論引導,讓省新聞道德委全程跟進,評判得失、查處失范;開展打擊新聞敲詐和虛假新聞專項行動,讓道德委作為重要力量參與;組織媒體骨干學習培訓,把道德建設列為重要培訓內容。 深化典型引路,讓道德委工作有養份入心腦 在抓好行業他律的同時,注重讓新聞職業道德扎根新聞工作者心底,內化為思想認識和行為自覺,最終實現行業自律這一目標。 一是通過教育培訓深化道德認知。廣泛開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三項學習教育”,舉辦新聞戰線先進典型事跡報告會、全省重要輿論陣地領導干部培訓班。通過教育培訓,讓廣大新聞工作者深刻認識到,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是建設高素質的新聞隊伍的需要,是新聞工作者承擔社會責任的內在要求,是適應當前形勢和針對出現的問題所采取的必要措施。在此基礎上,結合一些道德失范案例,部署開展警示教育。并通過“走轉改”,讓大家在實踐鍛煉中轉化好教育培訓成果,筑牢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浩然正氣,純潔靈魂操守。 二是通過榜樣示范滋養道德情感。在全省新聞戰線持續開展向范長江、穆青等我國新聞界榜樣以及林白水、趙家欣等我省新聞界前輩學習活動。從全省新聞戰線遴選出13位“道德模范”,在媒體上廣泛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引導大家向新聞界前輩和身邊的典型看齊,牢記黨性原則,堅守新聞理想,筑牢道德防線,強化社會責任,培養專業精神,切實提升新聞道德水平。通過典型的示范激勵,既增強了對道德委的信任度向心力,也在全省廣大新聞工作者心中滋養了道德情感,喚起了榮譽感和自律精神,形成了自覺砥礪自我、加強修養,自覺恪守新聞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的濃厚氛圍。 三是通過關口前移培育道德養成。把剛入職的年輕記者和高校新聞院系學生作為新聞道德建設的重點對象。所有剛入職的年輕記者,在正式上崗前都要集中上“道德”課,明確黨的宣傳紀律和政治紀律。與此同時,通過部校共建加強與高校新聞院系互動合作,讓新聞職業道德建設內容同步進入高校新聞院系,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畢業實習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這些關口前移的做法,讓年輕新聞工作者和“準新聞工作者”對新聞職業道德有較高的認知和理解,重視道德行為的養成,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操守。 懲戒引導并重,讓道德委工作有抓手能落地 受理舉報和查處。通過建立“提供新聞服務必告知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工作制度等,廣泛宣傳新聞道德委員會。制定了《福建省新聞道德委員會辦公會議制度》、《受理舉報投訴案件工作辦法》、《舉報投訴案件評議處理辦法》,協調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完善了日常值班、案件調查、聯動查處、情況反饋等制度,做好投訴舉報的記錄、轉辦、核查、通報等工作。截止目前,道德委共收到舉報投訴182件,經過篩選后確定核查了52件,公開通報具有典型性的案件15件。 開展新聞評議。從退休新聞工作者和高校新聞專業教師中選聘組成省新聞評議小組專家組,同時統籌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和各媒體自身的閱評力量,將新聞評議工作和閱評工作有機對接,形成了覆蓋媒體點、線、面的評議隊伍,并對全省21家重點媒體進行日常閱評、評議。建立了每日快評、每周評議、每月總評、專題評議、聯合評議、比較性評議、面對面評議等評議制度。通過印發《福建新聞評議》簡報,分享經驗、總結教訓,通報案例、做好引導。截止目前,共編發新聞評議快評短信600多條,組織開展周評議會30次,圍繞每月宣傳重點、媒體不足和結合舉報查處召開月總評會6次、專題評議會7次、面對面評議會1次,編發評議簡報15期。 本文摘編自福建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記協主席、省新聞道德委員會主任蔡小偉在9月24日召開的新聞道德委員會試點工作交流研討會上的發言,轉發請注明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