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整合三省新聞宣傳優勢資源 放大“中國最美高鐵線”品牌效應 ——皖贛閩主流媒體“行走中國最美高鐵線”聯合采訪活動手記 乘高鐵,搭汽車,進企業,訪農家,觀發展,看變化……從8月1日開始,在合福高鐵開通營運滿月之際,由安徽、江西、福建三省省委宣傳部組織的皖贛閩主流媒體“行走中國最美高鐵線”聯合采訪團一行30多人,沿著合福高鐵,從安徽省合肥市一路向南,經過安徽合肥、蕪湖、銅陵、宣城、黃山,江西上饒市的婺源、德興、三清山、上饒縣再到福建的武夷山、古田縣和福州市等地,歷時12天,行程1000多公里,深入近20個縣(市、區)50多個采訪點,以體驗式、見聞式采訪的方式,生動描繪了沿線優美的自然風光、深厚的文化底蘊、良好的投資環境、新常態下的新舉措,精彩展示了合福高鐵給三省經濟合作共贏、人民群眾往來和文化交匯互融帶來的新機遇新變化,集中推出了一批“高顏值”“接地氣”的報道。 據不完全統計,本次聯合采訪活動在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中央主要媒體和福建、安徽、江西三省的主流媒體共刊發各類新聞報道220多條。另外,采訪團的記者還通過官方和個人微博、微信和新聞客戶端進行實時互動,走到哪新媒體就更新到哪,實現了一次全媒體立體式的融合報道。據統計,截至8月下旬,在百度上搜索“行走最美高鐵線”關鍵詞,相關結果達到200多萬個。通過本次聯合采訪活動,三省的新聞宣傳優勢資源得到了有效的整合,“中國最美高鐵線”的品牌效應更加深入人心。 一次“中國最美高鐵線”旅游資源的集中推介展示 合福高鐵沿線風景秀麗,猶如一幅長軸的靜態水墨畫。通過整合三省媒體的力量,集中采訪、集中宣傳,形成宣傳聲勢,將沿線的旅游資源充分展示出來,從而做大做強“中國最美高鐵線”這一品牌,必將大大促進三省的旅游合作和開發。12天的行走中,采訪團充分感受到了沿線的自然之美、風光之美、人文之美,還發掘出了一些“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好去處。除了久負盛名的安徽黃山、江西婺源和三清山、福建武夷山等景區外,采訪團還走訪了安徽歙縣古徽州府衙、績溪縣的胡適故居、涇縣的宣紙文化園和歙縣徽墨廠,親身體驗了最正宗的宣紙和徽墨傳統制作技藝;走訪了江西省德興市大茅山和鳳凰湖風景區、上饒縣靈山風景區;走訪了福建武夷山紫陽書院和下梅古村、古田的臨水宮和翠屏湖以及福州的三坊七巷等景區……借助三省主流媒體的筆、紙、鏡頭、錄音機和攝像機,沿線各地的自然風光、人文之美等旅游資源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和傳播。 一次推動三省交流合作、融合發展的聯合采訪 6月28日,合福高鐵驚艷亮相,皖贛閩“千里一日還”的愿景得以實現。人流、物流、資金流跟隨高鐵開辟出的經濟新版圖正暗流涌動,皖贛閩三省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多個層面的交流與合作也因為高鐵的開通而更加緊密。如何展示好、反映好高鐵開通營運帶來的這些新變化新亮點,放大“中國最美高鐵線”的品牌效應,從而推動三省的互聯互通互融,正是三省媒體人的職責所在。 本次聯合采訪活動緊緊圍繞“最美”這個主題,除了報道高鐵沿線地區優美的自然、人文風光,還和當地的中心工作緊密結合,充分報道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成就新變化。這次跨區域聯合采訪雖然以高鐵為載體,但不僅僅是就高鐵談高鐵,就旅游談旅游,大家采訪主題涉及沿線各地經濟、科技、文化、生態、旅游等多個領域的發展情況,特別是展現了三省在新常態下的新思路、新舉措和新作為。12天的采訪走下來,安徽的自主創新,江西的綠色崛起,福建的自貿區建設,都給采訪團的記者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各省的記者不僅在采訪中互相學習,擴寬了視野,同時,他們采寫的稿件、報道的經驗做法,也將給各省的干部群眾如何加快本省經濟社會發展拓寬思路、提供借鑒參考。可以說,這次皖贛閩主流媒體聯合采訪活動,不僅搭建了三省新聞媒體交流和合作的平臺,也將成為推動三省交流合作、融合發展的一條重要紐帶。 一次充分踐行“走轉改”精神的生動實踐 剛出發的時候,采訪團的一些記者以為,行走中國最美高鐵線,就是游山玩水,很輕松,可是走了幾天,才發現這是對記者自身體力、腦力、心理壓力的多重考驗。整個采訪行程安排非常緊,中午基本都沒有安排午休,為了讓采訪團充分了解各地的新發展新變化,合福高鐵沿線各市縣每天都安排了好多個采訪點。其中,在安徽采訪那幾天正值高溫酷暑,采訪團的記者每天采訪后,都是汗流浹背,疲憊不堪,有幾位記者還出現了中暑的癥狀,可是在喝了藿香正氣水之后,晚上回到賓館還得堅持寫稿、編片、傳稿。到了江西,同樣是氣溫很高,由于江西的很多采訪點都是在風景區,記者們背著沉重的攝影、攝像器材,一邊爬山還要一邊采訪,根本就沒有心情停下來好好欣賞風景。進入福建境內的行程更加曲折,當時采訪團原本計劃從江西上饒縣乘坐高鐵到福建武夷山,可是偏偏遇到臺風“蘇迪羅”在福建沿海登陸,高鐵臨時通知停運。于是,采訪團不得不臨時滯留在上饒縣,請當地緊急協調了兩部中巴車,迎著臺風外圍風圈的暴雨,翻越武夷山脈來到武夷山,原本乘坐高鐵只需要半個小時的車程,前后花了4個多小時。 總之,這一路走來,采訪團的記者們頂著烈日、冒著酷暑,抬著沉重行李乘大巴、趕高鐵,一天換一家賓館,每天換洗的衣服來不及干又得打包上路已經成了習慣;而白天趕路、采訪,晚上寫稿編片,凌晨傳稿、傳片也成了他們的“新常態”。盡管如此,全程走下來,很少有記者喊累抱怨的,他們認為,這種辛苦是值得的,他們覺得通過這次聯合采訪活動,大家收獲了很多,除了在行走中拓寬了視野、對沿線各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做了報道推介外,還有這12天來大家互幫互助、艱苦奮戰后彼此結下的深厚友情。臨近離別,一些采訪團成員都禁不住相擁而泣,他們覺得12天的采訪行程雖然很長,但是到了臨近離別時又覺得太短。大家覺得,這次長距離、高強度的跨省聯合采訪活動,不僅充分踐行了三省新聞界“走轉改”的精神,也使得所有采訪團成員對記者這份“行走”的職業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