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遇到秋游突然取消,現在的孩子會怎么樣?一位小學生就寫信給“局長大人”,稱“那條信息就像一把利劍一般刺穿了我的心”。記者昨天從鼓樓區委宣傳部獲悉,鼓樓區教育局長已看到這封信,這個孩子更無須傷心了,因為學校是為了確保安全問題而延時秋游,等秋游安排確保無誤以后,秋游很快就會回來的。(11月12日《揚子晚報》) 說起秋游,相信很多人都有滿滿的美好回憶:金秋十月,丹桂飄香,秋高氣爽,在這么美好的季節不用上課,還跟著學校的小伙伴們到野外盡情玩耍、奔跑,是多么愜意的一件事情。當年每次秋游,我前后幾天都要興奮得睡不著覺,當時學校每年都組織全校學生到學校附近一座小山野炊,自行組合報名后大家開始準備輕便的鍋碗勺筷設備以及米菜油鹽等簡單食材,到現場后低年級學生跟著高年級學生起爐子生火做飯,大家同心協力煮飯做菜,然后吃著半生熟的米飯,好不快哉,最后還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始分組玩尋寶有獎游戲。在這個過程中,小學生們增長了見識,學會與他人團結相處,這些都是在課堂里面學不到的,應該說像秋(春)游等課外活動,是學生的一筆重要的財富。 但近年來一些學校的秋游安全事故時有發生,讓學校跟家長對秋游等課外活動的安全擔憂,就拿最近南京江北一商場內的游樂場發生電梯事故,最后導致16名秋游的小學生受傷。發生安全事故之后,有些學校則干脆取消了秋游計劃,學校重視秋游安全當然是好事,但“秋游有風險,干脆不出行”的思維要不得。就如寫信孩子舉例所說“有人吃魚被魚刺嚇到了,所有人都不該吃魚了嗎”,不能因噎廢食這么淺顯的道理連孩子都懂,學校跟當地教育局就不懂?當然不是,很多時候是當地學校跟教育局不愿承擔責任。 但話說回來,學校有時候取消秋游等外出活動也是出于無奈,更多時候出于安全考慮,但其實不一定要取消,還可以變換一下形式。在廣州就有一些小學就選擇在密閉的場所里面舉行秋游,比如去星期八小鎮,又或者去那種收費性的公園舉行秋游,這樣相對比較容易管理,這樣一來讓學生參與課外活動,二來安全也有保障。 所以說,對于相關部門,叫停秋游等于因噎廢食,太過簡單粗暴,還不如變換一下出行形式或者是在出游安全準備上下足工夫,杜絕安全隱患,比如說學校可以自我排查,不斷完善安全措施,可以事先到達秋游點,加強安全核查,保障學生們在更安全的情況下出行。(逸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