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梳理近一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各種場合的講話,不難發現,互聯網是他常談的一個問題。從“當今世界,互聯網發展對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戰,必須認真應對”到“國際社會要本著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則,通過積極有效的國際合作,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從“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對一個國家很多領域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到“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從“建設網絡強國的戰略部署要與‘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同步推進”到“要積極開展雙邊、多邊的互聯網國際交流合作”……既強調信息主權,也強調國際合作,既強調相互尊重,也強調共同安全。 總書記為何如此重視互聯網建設、甚至把它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一方面是互聯網自身發展使然。如今的互聯網早已深度介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國網民數量已居世界第一。但也應該看到,我們在自主創新方面還相對落后,區域和城鄉差異比較明顯,特別是人均帶寬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國內互聯網發展瓶頸仍然較為突出。在這種情況下,推動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更高效、便利的互聯網服務,是關系到民生福祉的大事。 另一方面,信息技術已經成了當下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發展的新推動力。“十二五”期間,中國互聯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明顯提升,互聯網經濟在GDP中的占比持續攀升,2014年達到7%,占比超過美國。同時,中國互聯網企業市值規模迅速擴大。互聯網相關上市企業328家,其中在美國上市61家,滬深上市209家,香港上市55家,市值規模達7.85萬億元,相當于中國股市總市值的25.6%。“互聯網 ”正深刻變革著國民經濟中的各個領域、各個行業,顛覆舊的格局并催生新的業態,成為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新支點。依托互聯網的“雙創”熱潮,更成就了許多人的致富夢想。推動互聯網發展,實施科技創新,是提高我國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 與此同時,由于人類社會的整體深度觸網,各國的主權也延伸到了互聯網領域,而互聯網技術和基礎資源的過度集中隱藏著巨大的國家安全威脅。“棱鏡”事件讓世界認識到,互聯網安全關系著國家安全,互聯網治理需要國際社會秉持“共享共治”原則。正如總書記在致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賀詞中所指出的:“互聯網真正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讓國際社會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互聯網發展對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戰,迫切需要國際社會認真應對、謀求共治、實現共贏”。 習近平總書記對互聯網的高度重視,顯示了中國保障網絡安全、維護國家利益、推動信息化發展的決心,也顯示了中國與世界各國攜手打造互聯網領域利益共同體的發展理念。因為,一個安全、穩定、繁榮的網絡空間,對國家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