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學思踐悟,必有所成”,認真落實好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就是要勤于學習、敏于思考、勇于實踐。 “做好新聞輿論工作,必須高舉旗幟,堅持正確導向。”福州晚報編輯部主任危磚璜說,不光是時政要聞講導向,副刊、廣告都要講導向,黨報、都市報、廣播電視同樣要講究導向,導向無處不在,“此外,新聞工作者還要有創新意識,主動‘沉下去’,才能寫出更有溫度的新聞作品”。 最近,福州日報結合福州自貿片區掛牌一周年,策劃推出了一批自貿區建設成效報道,產生了較好的社會反響。“要充分發揮黨報的優勢作用,進一步聚焦福州新區開放開發、福州自貿片區建設等中心工作,讓重大主題報道有‘震撼力’、權威主流聲音‘更響亮’。”福州日報采訪部副主任劉復培說,做好新聞輿論工作必須不斷學習實踐,才能確保重大主題宣傳報道在時效、質量和數量上形成優勢。 “去年,我們特別策劃制作了《縣委書記閱讀匯》節目,這是全國首檔政論類讀書節目。”福州廣播電視臺《聊齋夜話》欄目制片人孫茜說,這一成功實踐,為創新主題宣傳方式和辦好讀書類節目探索了一條新路。對此,福州廣播電視臺《福州新聞》欄目責任編輯陳彩丹也認為,要通過創新,推出更有深度、更有溫度的新聞作品。 年初以來,“福視悅動”手機客戶端依托高清設備和技術,與新媒體公司深入合作,構建起了與廣播電視傳播深度融合的“福文化”生態系統。“我們欄目主動與新媒體融合對接,接連推出了‘拍福’互動游戲和‘搖福’互動的環節,互動觀眾達到10萬人次。”福州廣播電視臺《新聞110》欄目記者張弦表示,要繼續推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增強節目與觀眾的互動。 去年底,福州日報全媒體中心正式運行,移動客戶端產品“掌上福州”同步上線。“全媒體中心投用后,傳統紙媒已有的資源、人才和渠道遷移到新媒體陣營中,原有的工作機制被打破,這對編輯記者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福州日報新媒體編輯柳丹表示,要主動適應新媒體的傳播特點,努力打造一批新媒體特色產品,不斷提高新媒體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