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日前,各地網信辦集中開展對涉及時政新聞的微信公號專項整治。據微信公號新榜日常監測的20多萬個微信公號數據顯示,今年3月以來,有40余個時事類微信公號由于發布虛假、違法等信息被封號,與1、2月相比數量大幅上漲。除直接關停相關違規公號之外,被各地網信辦約談的公號也多達10余家。 時政類微信公號是近年來最流行的微信公號類型之一。2014年8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規定新聞單位、新聞網站開設的公眾賬號可以發布、轉載時政類新聞,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資質的非新聞單位開設的公眾賬號可以轉載時政類新聞,其他公眾賬號未經批準不得發布、轉載時政類新聞。 但現實中,時政類公號的邊界難以厘清,大量個人創辦的時政類公號依然披著各種外衣存在;而新聞媒體和網站開設的時政類公號,也由于采編和管理上存在不同標準而良莠不齊。一些聲稱得到黨政機關官方授權的微信公號,是李逵還是“李鬼”?如何讓真相跑贏謠言? 真假“新聞”令人生疑 近日,京港澳高速湖南汨羅段發生油罐車爆炸事故。當晚,汨羅人李某在微信群內隨手跟了一條信息:“死78人,傷害66人,36人下落不明”,群友信以為真,紛紛轉發。看到信息很快在社交平臺上傳播開來,李某趕緊在群里說明:“鄉親們,數據是假的,莫轉?!比欢僦{聲明很快被謠言淹沒。 微信公號“長沙說”隨后將這條信息進行加工,發布了名為《京珠高速湖南段出慘烈大事故,傳死傷過百人》的文章。3月20日,事故的真實傷亡情況公布,謠言不攻自破。 “傳播速度實在太快了,我萬萬沒想到?!崩钅痴f。隨后,網絡管理部門聯合公安機關對李某處以行政拘留10天,對轉發謠言造成惡劣影響的“長沙說”等微信公號進行了關停處理。 湖南省網信辦負責人表示,不具備新聞發布資質而違規發布和轉載時政類新聞,發布不實信息或對事實添油加醋當“標題黨”,是此類微信公號謠言的重要特征。 滋生謠言之外,有的微信公號還謊稱得到黨政機關授權,用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吸粉”,違規發布和轉載時政類新聞,以獲取網絡流量收入,或者搞所謂“投票、評比”來招搖撞騙。 近日,湖南岳陽就出現過一個冒充官方微信公號的“李鬼”。該微信公號聲稱“由岳陽市委市政府授權開通,岳陽市委宣傳部注冊認證的政務微信公眾平臺‘岳陽之聲’正式上線……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出席上線啟動儀式并講話……”還附上了領導講話照片,照片上的姓名、頭銜和相貌全部吻合。 不少岳陽市民誤以為這是當地新推出的政務公號。實際上,該微信號的名稱和發布的新聞通稿都屬偽造,領導講話照片是從其他地方移花接木而來,所謂“政務微信公眾平臺”是自封的。經舉報和網絡管理部門認定,該公號被依法關停。 |